疏浚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docx
疏浚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设标→挖泥船(挖机)挖泥清渣→运输船(挖机)、弃渣。水下挖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下斗抓渣
下斗抓渣
石渣装驳
运输卸渣
水深自检
布缆定位
下道施工
测量放线、设标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2)、浚前复测水深地形
施工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河道原始断面进行测量,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项目部对测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绘制原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在挖槽施工前设置施工水尺,在挖槽、抛填过程中经常观读水位记录,根据水位变化掌握挖槽深度,确保挖槽在设计的范围内。
(3)、施工操作
根据本工程疏浚工程量大、航道窄及浅点多等特点,疏浚作业采用挖机配合挖泥船的方式进行。叶家洼上滩和地滩,可采用长臂挖机为主进行疏浚挖槽,生态园滩主要采用挖泥船为主进行挖槽。疏挖施工时采用分条、分段的方法进行开挖。分条宽度根据挖泥船实际挖宽能力确定,本工程按8m分条进行开挖,开挖条长由实际施工时根据挖泥船长度、定位缆绳、水流速度等实际情况确定。施工中,根据清碴区域的实际范围划定条数,每两条之间保证有一定的重叠部分,斗与斗之间亦要重叠,以避免漏挖。挖泥船挖深由抓斗和缆绳上的刻度控制,并根据水尺适时观测的水位,确定挖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深度。平面位置由施工区的横导标配合全站仪进行控制。
为避免开挖时接合部有浅点,在分条开挖宽度控制时,后施工的地段与先施工的地段重叠一部分,在接合部相互重叠2m进行开挖。
挖泥船宜采用顺流开挖,开挖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开挖作业的范围,水上土方开挖应分段进行。
泥层厚度超过挖泥船一次最大挖泥厚度时,应分层开挖,上层宜厚,下层宜薄。水下土方开挖时,应在附近设置水尺,每天及时测读,并定期核定水尺精度。
(4)、注意事项
整个施工区域内水流的变化不大,虽然不会增加挖槽质量控制的难度,但仍需制定严格的施工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根据开挖地质情况,疏挖区主要为沙卵石、淤泥,须严格控制泥斗深度,减少回淤量。依据施工具体工况,科学分析,控制好横移速度及前移距离,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保障安全运行。
槽边线控制:施工时,每次横移到边线时都要准确对边线导标,挖足边线,防止超宽或不足。
边坡控制:在泥层较簿层开挖时,一次完成挖坡,然后让其坍成自然坡度。
深度控制:根据设立的水尺来控制。由于施工区域内水位变化,须加强水位观测力度,掌握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挖深。在挖机后移之前检测实挖部位水深,当水深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移动。
(5)、弃渣区的选择
弃渣区的选择充分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由汽车运输至指定回填区域,淤泥的回填处理及运输车辆的密闭性要求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