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组建及配置概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无线局域网组建及配置 内容介绍 图9-21 “高级”设置对话框 图9-22 无线网络连接已经成功的提示 如果希望能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中,又希望保留连接到接入点的话,就可以用鼠标选择“任何可用的网络(首选访问点)”选项; ⑸ 完成上面的设置后,再用鼠标依次单击“关闭”按钮退出设置界面,并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连接设置工作,要是参数设置正确的话,系统会自动出现无线网络连接已经成功的提示,如图9-22所示。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9.4.3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实例 1. 基于Ad-Hoc(点对点)模式的无线局域网组建 在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最简单的莫过于两台安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实施无线互联,其中一台计算机连接Internet就可以共享带宽。Ad-Hoc结构是一种省去了无线AP而搭建起的对等网络结构,只要安装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即可实现无线互联;其原理是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主机建立点对点连接相当于虚拟AP,而其他计算机就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点对点连接进行网络互联与共享。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由于省去了无线AP,Ad-Hoc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架设过程十分简单,不过一般的无线网卡在室内环境下传输距离通常为40m左右,当超过此有效传输距离,就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通讯;因此该种模式非常适合一些简单甚至是临时性的无线互联需求。另外,如果让该方案中所有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连接的带宽,例如有4台机器同时共享宽带每台机器的可利用带宽只有标准带宽的1/3。 所需设备:一台笔记本计算机(USB接口的无线网卡);一台台式计算机(TL-WN220 USB无线网卡)。要求两台机器共享一条宽带,组网过程如下: ⑴ 把USB接口的无线网卡接到台式计算机上,机器提示找到新硬件,安装USB无线网卡的驱动程序; ⑵ 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网上邻居”,选择“属性”,可以看到除了台式机原有的连接外网的连接图标之外,还新增了一个“本地连接”图标,这就是无线网卡。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⑶ 设置无线网卡。用鼠标右键单击新建“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并在属性页面单击“配置”按钮,然后选择“高级”菜单栏,进行参数配置。 ① 设置Channel(频道)项,在右边的框中选择从1到11任意均可,这里选11; ② 设置WEP(连线加密)项,单击“Encryption Level”选项,选择“None”不加密; ③ 设置ESSID(服务区认证ID),单击“ESSID”并在右边输入“ANY”,当然也可自己设置成别的名称。 ④ 设置Operation Mode(工作模式)项,单击“Operating Mode”,在窗口右边选择“Ad-Hoc”。 “Ad-Hoc”就是无AP的点对点连接方式,相当于有线网络的对等连接;而“Infrastructure”则是有AP的无线网络模式。这里没有使用AP接入,故选择“Ad-Hoc”的对等方式。其他的设置采用默认设置即可,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无线网卡的设置即告完成。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⑷ IP地址和工作组的设置 完成以上步骤只是设置好了无线网卡的工作参数。因为网络的数据通信大都是基于TCP/IP协议的,所以还需要对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设置,以使其顺利互联通信。 ① 设置台式机的IP地址:在无线网卡的“属性”对话框中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弹出属性对话框,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并在“IP地址”中填写“”,“子网掩码”由系统自动生成(),默认网关和其他选项均可不设,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设置。 ② 设置笔记本计算机的IP地址,首先打开无线网卡功能,让计算机自动寻找存在的无线连接。 待找到信号之后单击弹出的对话框,选择“ANY”,选中“允许我连接到选择的无线网络,即使它是不安全的”,再单击“连接”按钮。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连接成功后,笔记本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方法就与台式计算机完全一样了,只需注意将IP地址设置为~54之间的任何一个即可,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下一步是将两台计算机设置为同一个工作组以实现完全共享和更方便的互访。 在笔记本的Windows XP系统中鼠标右键单击“我的计算机”,单击“属性”到“系统属性”窗口,单击“计算机名”标签里的“更改”按钮,在“工作组”里填写任意工作组名称(如HOME),单击“确定”。在台式计算机的Windows 2000系统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网络标识”选项,单击“属性”,在工作组中填入名称,最后单击“确定”即可。 这样,在两台计算机的“网上邻居”中,都可以看到另一台计算机。设置好共享文件,两台计算机就能够成功共享资源了。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⑸ 共享ADSL宽带共享上网 让已经通过ADSL接入Internet台式机作为代理服务器,而笔记本计算机作为客户端,通过代理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