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 Intel 80x86 系列微处理器简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IA-32结构微处理器 微代码控制技术---就是将原来由硬件电路控制的指令操作步骤改用微程序来控制。 其基本特点是综合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和只读存储技术,将每条指令的微操作序列转化为一个控制码的微程序存于PROM、EPROM或E2PROIM等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 当执行指令时,就从ROM中读出与该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并转化为微操作控制序列。 显然,微程序是许多条微指令的有序集合,每条微指令又由若干微操作命令组成。使用微程序控制技术后,通过编程重写ROM的内容(改变微程序),很容易改变或增加指令功能,有利于加快微处理器的更新换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微型机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促进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发展。 第2章 IA-32结构微处理器 高速总线传输技术。由于微机CPU处理速度的提高,对微机系统内的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线传输技术也就显得日益重要,总线已经成为微机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精简指令集RISC---RISC体系结构的基本思路是:抓住CISC指令系统指令种类太多、指令格式不规范、寻址方式太多的缺点,通过减少指令种类、规范指令格式和简化寻址方式,方便处理器内部的并行处理,让计算机的结构更为简单,提高VLSI器件的使用效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2.2 IA-32CPU的(编程)功能结构 主要内容: 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 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 执行部件EU的组成及作用 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器) 8个通用寄存器 1个标志寄存器 EU部分控制电路 总线接口部件BIU的组成及作用 地址加法器 6字节指令队列缓冲器 4个16位段寄存器 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 指令队列缓冲器 指令队列缓冲器 8086 的指令队列为6个字节 8088 的指令队列为4个字节 指令队列缓冲器的指令存放状态 顺序指令执行:指令队列存放紧接在执行指令后面的那一条指令 执行转移指令:立即清除指令队列中的内容,从新的地址取入指令,并立即送往执行单元,然后再从新单元开始重新填满队列 8086/8088CPU的内部(编程用)寄存器 包括14个16位的寄存器 4个数据寄存器 2个地址指针寄存器 2个变址寄存器 2个控制寄存器 4个段寄存器 1. 数据寄存器 2. 段寄存器 3. 地址指针寄存器 常用于存放段内寻址时的偏移地址 SP:堆栈指针寄存器,存放当前堆栈段中栈顶的偏移地址 BP:基址指针寄存器,存放位于堆栈中的某个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在寻址操作时一般均与SS搭配使用 4. 变址寄存器 SI:源变址寄存器 DI:目标变址寄存器 变址寄存器常用于指令的间接寻址或相对寻址;存放当前数据段中某一个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与DS配合使用 用SI存放源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用DI存放目标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5. 指令指针寄存器 部分寄存器一般用途示意 6. 标志寄存器 FR(FLAGS) —— 状态标志寄存器 8086/8088CPU设有一个16位的状态标志寄存器;使用其中的9位作为状态标志位和控制标志位 6个状态标志(也称为条件码)----寄存ALU运算结果的状态信息 3个控制标志----寄存CPU的工作状态信息 标志寄存器图示 标志寄存器置位问题 状态标志位由ALU运算的结果置位 控制标志位需要在程序中用专门的指令置位。p57 运算对标志位的影响的例 运算对标志位的影响的例 32位的状态标志寄存器P58 作业: 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有何不同。。。 下周3收作业。 2.3 8086/8088的存储器组织 主要内容: 存储器的组织 在存储器中,以字节为单位存取数据 存储地址即为存储单元编号,称为地址 8086/8088提供20条地址总线,可寻址的存储空间为220=1MB 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均为20位(但一般用5个十六进制数书写) 地址范围为:00000H--0FFFFFH 字节数据与字数据的存储 存储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称为字节数据 字节数据的存储:按顺序存放 其存储单元的地址,叫做该字节数据的存储地址 需要存储在相邻两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称为一个“字”,叫做字数据 字数据的存储:低字节存于低地址单元,高字节存于高地址单元 存放该字数据低字节的存储单元的地址,叫做该字数据的存储地址 存储器中数据的存储方式 规则字与非规则字 存放一个字数据的低字节地址如果是偶数地址,则称为“规则字” 存放一个字数据的低字节地址如果是奇数地址,则称为“非规则字” 存取“规则字”与“非规则字”,其操作过程不同(即所使用的总线周期数不同) 8086存储器的分体结构 8086CPU是按16位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两个存储体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