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 名 胡静 学 号 0712402-38 院 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系 专 业 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曾专武
2010年 1 月15日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利用SystemView设计一个脉冲编码调制系统,运用脉冲编码调制原理设计系统结构图,将其仿真并观察仿真波形。
设计要求:
1、绘制系统框图及仿真程序流程图各一份
2、叙述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3、详细记录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
2010年01月15日
二、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2010年01月15日
三、成绩
验收盖章 :__________ 2010年01月15日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0712402-38 胡静
(湖南城市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益阳,413000)
1 设计目的
加深对所学的通信原理知识理解,培养专业素质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进行设计简单的通信电路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安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通信电路系统的整机调试和检测的能力通过专业课程设计掌握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分析简单通信系统的性能。
SystemView的模块画出系统的结构图并进行仿真,观察仿真波形。
3 设计原理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是现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PCM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律方式,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编码示意图见图1。
图3.1 PCM原理框图
下面将介绍PCM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b) 量化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如图2所示,量化器Q输出L个量化值,k=1,2,3,…,L。常称为重建电平或量化电平。当量化器输入信号幅度落在与之间时,量化器输出电平为。这个量化过程可以表达为:
这里称为分层电平或判决阈值。通常称为量化间隔。
图3.2 模拟信号的量化
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由于均匀量化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因此,当信号较小时,则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也就很小,这样,对于弱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就难以达到给定的要求。通常,把满足信噪比要求的输入信号取值范围定义为动态范围,可见,均匀量化时的信号动态范围将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实际中,往往采用非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对于信号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也小;反之,量化间隔就大。它与均匀量化相比,有两个突出的优点。首先,当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具有非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实际中常常是这样)时,非均匀量化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其次,非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因此量化噪声对大、小信号的影响大致相同,即改善了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
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际方法通常是将抽样值通过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通常使用的压缩器中,大多采用对数式压缩。广泛采用的两种对数压缩律是压缩律和A压缩律。美国采用压缩律,我国和欧洲各国均采用A压缩律,因此,PCM编码方式采用的也是A压缩律。
所谓A压缩律也就是压缩器具有如下特性的压缩律:
A律压扩特性是连续曲线,A值不同压扩特性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