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4欧洲东部和北亚.ppt

发布:2017-06-20约1.39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1)特点: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俄罗斯西伯利亚冬季气候十分寒冷,有连续七八个月的月均温在0 ℃以下。在最冷的1月份,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低达一30 ℃一40 ℃,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曾达到一71 ℃的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 (2)成因: ①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60 °N 以北,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太阳光照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 ②地处亚洲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干燥、少雪、少云、日光微弱的特征。 ③东部、南部地势较高,有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人,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寒冷的程度。 ④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和维尔霍扬斯克等,均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就很多,又有从山上滑下的新鲜冷空气的补充,使这里成为酷寒之地,成为北半球的寒极所在地。 (3)俄罗斯气候东西差异成因分析 俄罗斯东西跨经度广,从20 °E 向东一直延伸到170 °E 附近。 俄罗斯西部是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有利于西部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深人内地。在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影响下,俄罗斯欧洲部分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也比较均匀,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向东离海洋渐远,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严寒而漫长,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减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部太平洋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暖湿气流降水丰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1)伏尔加河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河流主要是伏尔加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伏尔加河水能资源丰富,河上建有大型水电站。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运输需求量大; 结冰期短; 有运河可以沟通五海( 里海、亚速海、地中海、波罗的海、白海),所以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河运总量占全国的2/3 , 有母亲伏尔加之称。 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 ①利用价值最大: 伏尔加河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20O 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因此,伏尔加河成为俄罗斯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最大的河流。 ②主要治理措施: 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清理水道、建设河港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和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 ③主要治理目的: 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劝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 ④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产卵; 二是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三是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 (2)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河流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它们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河流水量丰富,富水能资源,但结冰期长,易发生凌汛,航运价值不大。 (3)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山地,最深处达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从成因上讲,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 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2/3。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55°N 110°E 贝加尔湖总容积23600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科学家们曾作过假设: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4、自然资源丰富 (1)俄罗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森林、矿产、水能资源尤为突出。俄罗斯森林资源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3 以上,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 (2)俄罗斯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也很丰富。 水能蕴藏量仅次于中国,西伯利亚各大河中上游流经高原、山区,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建有大型水电站。伏尔加河水能蕴藏量虽不及西伯利亚各大河,但开发利用较充分。 (三)人文区域特征 1、农业: 不稳定 (1)俄罗斯农业发展条件 ①有利条件: 是耕地面积广大。 ②不利条件: 最大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大部分国土地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