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历史第一分册2.ppt

发布:2018-03-12约小于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战后美苏冷战展开 * 冷战序幕 苏联 美国 冷战的激化 军事 经济 两大阵营的形成 开始标志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 1947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947莫洛托夫计划 1949经互会 1949“北约” 1955“华约” 冷战最终形成 1948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德国分裂) (1950-1953)朝鲜战争 表格1 影响: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影响两个超级大国之间 的争霸进程,促使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转型。 持续了40年之久的冷战终于走向尽头。 80年代 第三阶段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第二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第一阶段 争霸特征 重大史实 时间 阶段划分 “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 (美国里根政府) “星球大战计划” 美攻苏守 苏攻美守 两极格局·此消彼长中解体——美苏争霸 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演变过程中,美苏关系始终处于国际舞台的中心 美攻苏守 表格2 影响: 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促使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转型。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特征 重大史实 时间 东欧剧变 德国统一 (科尔) 苏联解体 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冷战的结束 背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思维外交” 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表格3 二战结束 美苏争霸,各自力量削弱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两极格局结束 多极化加强 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开始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955年万隆会议 第三世界的崛起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美、日、欧三足鼎立) 社会主义阵营分化 (中苏关系恶化) (表格2) 表格3 表格1 1961不结盟运动 东盟的成立 1960欧佩克成立 1968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西欧一体化进程 中国的崛起 1967欧共体 1993欧盟 2002欧元 1971重返联合国 1979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2001加入WTO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