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契约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影响.doc

发布:2018-09-03约3.0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契约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影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的心理契约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在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上做出了重大的变化与调整,增加了心理契约破裂的可能性,员工对企业失去信任,引发矛盾与冲突,严重影响到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心理契约;和谐劳动关系   一、心理契约的理论概述   “心理契约”最早由Argyris提出,用来描述雇佣关系双方之间不成文的、内隐的相互责任和期望。后来由Rousseau将心理契约的焦点从员工与企业双方的互动层面转移到员工个人层面,认为心理契约不是对员工和企业的期望,而是员工个人对自身责任和企业责任的感知,对自身与企业组织交换关系的信念与责任。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和内隐性,强调双方之间的公平性,强调人格尊严和相互之间的尊重。它存在于人的认知和意识中,会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对组织的理解的不同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与修订的状态,任何有关组织的变化和发展,都会使存在于员工内心深处的心理契约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期望。   二、心理契约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一)健康心理契约的促进作用    1.实现双方的共同约束   健康的心理契约将双方的行为约束延伸到精神层面,能够使员工正确地认识到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双方所负的责任来衡量对彼此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心理期望与心理需求,在内心深处规范和指导各自的行为,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实现双方的共同约束,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   健康的心理契约涉及到了雇佣关系的心理方面,能够使员工清楚地感知到自身的责任和企业组织的责任,了解彼此之间的期望,实现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样双方就都会怀着彼此对各自的期望和要求而努力,增强信任度,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与摩擦,减少不安全感。    3.增强员工的忠诚感    健康的心理契约有利于实现员工与企业达成心理契约上的共识,帮助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劳资关系,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定对企业的信心,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取企业的认可,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   4.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健康的心理契约使企业与员工都明白彼此应承担的责任,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塑造良好的雇主品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员工也会以对未来远景的积极期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与信任度,增强企业凝聚力, 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二)消极心理契约的阻碍作用   1.双方失去信任   消极的心理契约主要表现在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一旦心理契约遭到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忠诚度都会大幅度削减,企业对员工失去信心, 感觉员工没有尽力为企业做贡献,只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员工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彼此之间失去信任,诱发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   2.导致员工离职   当消极的心理契约体现在企业未能满足员工的期望与要求,未完成在心理契约之中承担的责任的时候,员工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很不公平的待遇,被企业所欺骗,失去对企业的信任,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然后就会有离职的倾向,企业的离职率上升,凝聚力下降,劳动关系不稳定。   3.降低职务绩效   消极的心理契约导致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下降,工作满意度降低,严重打击员工的士气,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员工消极怠工,而且员工此时也仅仅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愿意加班再去做一些职务外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帮助同事,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绩效。   4.出现反社会行为   消极的心理契约会使员工内心感到非常的不满,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对工作产生抱怨。极端情况下,员工会对组织进行报复,产生敌对的行为,如故意迟到、早退、缺勤或者拿企业的设备去做跟工作无关的事情,跟企业的其他员工联合起来对外败坏企业声誉,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偷窃或者攻击行为,企业劳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三、基于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实施心理契约的 EAR 循环管理,实现对员工的期望   心理契约的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的建立( Establishing,E 阶段)、调整( Adjusting,A 阶段) 和实现 ( Realization,R 阶段)的过程。在建立阶段,企业应事先让员工了解企业所处的现实状况与未来的发展水平,然后员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容易达到其要求的合理预期;在调整阶段,企业要根据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