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摩托车交通肇事的违法行为及治理对策(公安交警).docx

发布:2018-01-17约1.5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摩托车交通肇事的违法行为及治理对策(公安交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摩托车已成为乡村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以广西昭平县为例,目前,全县的摩托车拥有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据调查,截止到XX年8月,昭平辖区的摩托车保拥量高达2.2万余辆,占所有机动车总数的80%左右,人均0.05辆。由于摩托车保有量大,加上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漠,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据统计XX年以来,全县境内所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与摩托车有关的交通事故占到82.85%,并已造成14人死亡,159人受伤,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笔者就易造成摩托车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性及治理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易造成摩托车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性  (一)摩托车无牌无证驾驶。许多人购买了摩托车后,没有到当地交警部门办理入户手续就上路行驶,这类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后往往趁人不注意逃离现场,给交警破案带来难度。  (二)驾驶和乘坐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主要是驾驶人的交通意识不高,认为戴头盔太麻烦,没有考虑到其严重后果。XX年7-8月份昭平县有3人因不戴头盔发生交通事故后而丧生。  (三)多年未检的摩托车上路行驶。许多群众为了节省费用,摩托车入户之后就不再到当地交警部门办理年检手续,躲着交警偷偷开,其车辆性能差,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四)摩托车不按规定载人和夜间开“飞”车。两轮摩托车的核载人数为2人,而在一些地方经常可见一辆两轮摩托车搭载3-4人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更有甚者,一些17、18岁的少年不顾路人的生命安全晚上公然在街上飙车,并大声叫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群众意见很大,一旦发现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XX年8月在昭平县庇江路段发生一起三个少年在马路上飙车造成一人当场死亡、一人身受重伤的交通事故,现场惨不忍睹。二、治理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摩托车驾乘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同时,还应加大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的创建力度,创建工作要做到城区与边远山区并重,清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盲区与死角。  (二)争取各级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目前摩托车的发展速度仍然较快,并且分布广,治理工作难度大,要切实控制摩托车违法,减少摩托车交通事故,单靠公安交警部门去抓、去管,显然是力不从心,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摩托车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情况,争取各级组织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关心、支持,逐步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各级组织参与、职能部门监管的整治氛围。  (三)抓好源头管理,提高摩托车办证上户率。摩托车牌证管理是摩托车安全管理的基础,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摩托车牌证管理,切实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严把驾驶证考试、考核关,改变重收费、轻培训,考试考核走过场的弊端。另外交警部门要督促摩托车行业,在销售摩托车时务心告诫买主及时到交警部门办理证照,不将摩托车售给无证人。  (四)强化公路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公路巡查力度,从严打击摩托车无证驾驶、无牌证上路行驶、未戴安全头盔、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并把对摩托车违法行为查处的典型案例及时在电视等新闻媒体中进行公开曝光,震慑摩托车违法人员。通过严管、严查、严控和严打,促使驾乘人员自觉遵章守规、安全行驶。与此同时,还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牵头下,每季度开展一些由乡镇及有关部门参与的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使摩托车整治工作延伸至每个角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