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仪(AAS).cai.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子吸收光譜儀(AA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大綱
• 原子吸收的發現
• 原子吸收光譜的原理
•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結構
• 原子吸收光譜法
• Background Correction
原子吸收的發現
• 1802年,伍朗斯頓(W. H. Wollaston)在進行太
陽觀察時,發現太陽光譜中存在一些暗線 。
• 夫郎霍費(J. Fraunhofer)
在1814~1817年,布魯
斯特(D. Brewster)在
1820年相繼對這些暗
線進行仔細的觀察,
認為是由於太陽週邊
較冷的氣體吸收了太
陽光所引起的。
2015/7/22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3
• 1860年,克希霍夫(G. R. Kirchoff)和本生(R.
Bunsen)用鈉光燈照射含有食鹽的火焰,發現
這些火焰對鈉光有吸收現象。他們又對其它
幾種鹼金屬以及鹼土金屬的火焰進行研究,發
現它們都對某些特徵光線有吸收,並且火焰中
受熱的鈉蒸汽所發射
的黃線與太陽光譜暗線
有準確的對應關係,於
是他們認為太陽光譜中
的暗線由於太陽週邊氣
體中的某些元素吸收了
太陽的連續光譜造成的。
2015/7/22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4
原子吸收光譜的原理
每一種元素的原子不僅可以發射一系列特徵譜
線,也可以吸收與發射線波長相同的特徵譜線。
當光源發射的某一特徵波長的光通過原子蒸氣時,
即入射輻射的頻率等於原子中的電子由基態躍遷
到較高能態(一般情況下都是第一激發態)所需
要的能量頻率時,原子中的外層電子將選擇性地
吸收其同種元素所發射的特徵譜線,使入射光減
弱。
特徵譜線因吸收而減弱的程度稱吸光度A ,與
被測元素的含量成正比;可從所測未知試樣的吸
光度,對照著已知濃度的標準系列曲線(檢量線)
進行定量分析。
2015/7/22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5
由於原子能級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
況下,原子對輻射的吸收都是有選擇性的。由於各
元素的原子結構和外層電子的排布不同,元素從基
態躍遷至第一激發態時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
素的共振吸收線具有不同的特徵。原子吸收光譜位
於光譜的紫外區和可見區。
2015/7/22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6
檢量線
檢量線,是利用已知濃度之5個(至少4個)或更
多個標準液,在特定狀況下之儀器反應間之關係
曲線,如吸收度與濃度關係之曲線,利用線性迴
歸以求出一條直線,此線便稱檢量線,即已知濃
度的標準系列曲線。
2015/7/22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7
• 檢量線的備製:
(1)製備檢量線時,應包括五種不同濃度的標準
溶液或標準氣體。
(2 )最低一點標準品的濃度應與方法定量極限
(約為3倍方法偵測極限)之濃度相當。
(3 )其他的濃度則應在偵測器的線性濃度範圍內,
或涵括預期的真實待測樣品濃度,且在偵測器的
線性濃度範圍內。
(4 )通常樣品中待測物之濃度應於檢量線最高濃
度之20﹪至80﹪間之濃度為適當。
2015/7/22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