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和人格测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格和人格测量;我们身边的测验;什么是人格?;人格测验的前科学学时期;面相和颅相-跨文化的相似性;人格测量
第一节 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
一、人格
?人格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感情、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人格有下面四个特征:
独特性(差异性)
稳定性
可塑性(可变性)
统合性(复合性)
功能性(社会性和生物性);人格的统合性; 在心理测验领域中,人格测验尚处于摇篮时期,原因在于:
人格内涵复杂。对于人格的结构及分类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结论。
人格是动态的,常随环境而改变。
人格测验的先驱:
高尔顿(Galton):
克雷匹林(Kraepelin):用对词的自由联想来诊断精神病人。
第一个人格问卷——武德沃斯(Woodworth)1919年编制的“个性资料调查表”;人格测验的方法或分类
自???法、投射法、评定法、情境法
自陈量表、投射测验、评定量表、情境测验
;第二节 自陈量表
一、自陈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的性质
让被试自己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
基本假设:只有被试自己最了解自己。
(一)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
是否式
是? 否?
二择一式
是否折中式
是? 否? 不一定?
文字等级式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无所谓? 不大满意? 极不满意?
数字等级式
5 4 3 2 1
(5—经常 4—多次 3—偶尔 2—极少 1—从不);(二)自陈量表的特点
测量工具一般为调查表。
题量较大。
在同一测验中往往包含几个分量表,测多个特质。
通常采用纸笔测验,因而可以团体施测。
计分规则简单而客观。
?自陈量表的问题:
默认
折中
社会称许性
自我防御:掩饰 ;防御机制理论;否认:拒不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等心理痛苦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
例:Kubler-Ross:anger-denial-bargaining-Depression-acceptance
倒退:由于不能适当地应对紧张的情境,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早年人格发展不成熟阶段的某些特点。(童样痴呆)
固着:一个人在心理--性发展过程中由于遭受挫折或创伤而停滞于某一发展阶段。
投射:将自己的要不得的观念、冲动或品质夸张性地归于他人,以避免或减轻内心的不安或痛苦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
幻想:通过幻想来满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以摆脱现实对自我的威胁。
转移:将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转向其他对象,借以减轻压力和痛苦的无意识心理手段。;转换:将内心冲突或情绪问题躯体化的无意识心理机制。
反向形成:一个人采取或从事与自己的潜意识动机、情感和观念截然相反的过激的态度和活动,借以减轻焦虑等心理痛苦的无意识心理手段。
抵消: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对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情,借以减轻焦虑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
理想化:将个人所爱或所崇拜的人或事物完美化,而忽略其实际上存在的缺陷,以避免或摆脱心理痛苦的机制。
理智化:以抽象、理智的方式对待紧张的情境,借以将自己超然于情绪烦扰之外。
合理化: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解释的心理机制(酸葡萄机制,甜柠檬机制)。;补偿:为了减轻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痛苦和自卑感,不自觉地努力发展其他方面的才能。
幽默: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间接表达潜意识。
升华:将本能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为社会所赞许的方向,借以摆脱焦虑的无意识心理机制。
;(三)自陈量表的编制方法
1.逻辑分析法
确定要测量的特质 → 编写题目 → 编制问卷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动调查表、显性焦虑量表。
2.因素分析法
施测大量题目 → 相关题目构成因素 → 命名,即人格特质
16PF、EPQ;3. 经验法
分组:选取具有某一特征的效标组,对照组
试测
能把两组分开的题目构成测验
MMPI
4. 综合法
逻辑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 → 经验法
杰克逊人格问卷(JPI);二、自陈量表举例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R. B. Cattell)大学本科时主修化学,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