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结构工程)梁板结构.ppt

发布:2017-07-30约1.51万字共1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学期课程成绩总结(结构工程1) 课程认识 学习要求 5次以上旷课,取消考试资格; 3次以上不交作业,取消考试资格。 1.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分类: ????①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楼盖) 特点:整体刚性好,适用于楼面设备荷载较大和有各种工 艺要求的楼盖结构;如:布置不规则、开洞较多、在地震区的建筑也应优先采用。(整体刚性好,抗震性好)  ????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特点:便于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在住宅建筑中应用 较多。但这种楼盖结构其整体性较差,用于地震区时一定 要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施工速度快,整体性差) ③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特点:介于二者之间???? 2.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分类:5种 ? ①肋梁楼盖: 肋梁楼盖由板、次梁、主梁(有时没有主梁)组成,肋梁楼盖是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 ?这种结构形式除用于楼(屋)盖外,也可以用于筏片基础、扶壁式挡土墙,公路桥面、储水池的顶板和底板等结构中。因此,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普遍意义。 图1-1-1肋梁楼盖 ②井式楼盖: 当房间平面形状接近正方形,或当柱网在两个方向的尺寸接近相等时,由于建筑艺术的要求,常将楼盖两个方向的梁做成不分主次的等高梁,相互交叉形成井式楼盖, ③密肋楼盖: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网格肋距小于1.5m) 。 密肋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当建筑的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方形时,常采用双向密肋楼盖形式。 单项密肋楼盖常用于长宽比大于1.5的楼盖,其跨度不易大于6m。 ④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故名思义是没有梁的楼盖,整个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因而比肋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的房间净空高,通风采光条件好。这种楼盖  可用于仓库、厂房等建筑。 ? 2.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分类:5种 ? ①肋梁楼盖:(广泛应用) ②井式楼盖: ③密肋楼盖: ④无梁楼盖: ⑤扁梁楼盖:梁宽大于梁高,增加房屋净空 ①调整目的:减小计算简图与实际结构之间的差异 ②调整方法:增加恒载,减小活载 对于板: 对于次梁: 对于主梁: 实验研究指出,当钢筋混凝土梁的某一截面矩达到其极限弯矩 时,只要截面配筋率 ??不过大,钢筋不是用的高强钢筋,则截面中的受拉钢筋将首先达到屈服强度,截面开始进入屈服阶段,梁就会围绕该截面发生相对转动,好像存在一个铰一样,如图(a)承受均布荷载简支梁的跨中区,我们把这铰称为塑性铰。 ???? (1)理想铰能自由转动但不能传递弯矩;而塑性铰则能承担一定的弯矩(即极限弯矩Mu);?而且在Mu作用下才开始相对转动,在相对转动过程中仍能继续传递弯矩。 (2)塑性铰不是一个点,而是有一个塑性铰区,塑性铰有一定的长度 (3)塑性铰不能像理想铰那样反向转动,塑性铰不能无限制地转动,当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时,转动幅度也就达到极限。塑性铰是单向微转动。??? ?在静定结构中,只要有一个截面形成塑性铰,继续加载便不再可能,因为此时静定结构已变成破坏机构,如图 (c)所示。 在超静定结构中,在某个截面出现一个塑性铰,一般情况下,结构并不会破坏,因为每出现一个塑性铰仅意味着减少一次超静定次数,荷载仍可继续增加,直到塑性铰陆续出现,使结构变成破坏机构时,结构才破坏。 出现塑性铰之前,跨中和支座弯矩共同按比例增长, 出现塑性铰之后,支座弯矩不增长,而是发生塑性转动,但跨中弯矩可以继续增长。 ①定义:由于钢筋和砼塑性变形,梁内力与荷载之间相对于线性分布而发生的非线性变化,此种现象称为塑性内力重新分布。 塑性铰的转动过程就是塑性内力重新分布的过程。 3、弯矩调幅法 (1)定义:对于结构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的弯矩和剪力值进行适当调整,以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新分布的影响,然后按调整以后的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调幅系数: 3.弯矩调幅法 弯矩的调整也不能是随意的,如果指定的支座弯矩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支座弯矩小的太多,则该截面塑性铰出现的太早,内力重分布的过程太长,也就是塑性铰的转动幅度过大,裂缝开展过宽,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甚至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形不成完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 所以,采用弯矩调幅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内力时,可以对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弯矩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3、弯矩调幅法 (2)调幅原则: ①材料要有一定的塑性: 砼:C20~45, 钢筋:HPB300,HRB335,HRB400 ②满足变形和裂缝要求:调幅系数不能太大, ③出现塑性铰并有一定的转动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