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暖系统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ppt

发布:2018-12-12约1.92万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供暖系统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散热设备根据传热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供暖系统的热媒(蒸汽或热水),通过散热设备的壁面,主要以对流传热方式(对流传热量大于辐射传热量)向房间传热。 其传热设备统称为散热器。 2.供暖系统的热媒(蒸汽、热水、热空气、燃气或电热),通过散热设备的壁面,主要以辐射方式向房间传热。 散热设备:建筑物的顶棚、墙面或地板内埋设管道或风道等(建筑物部分维护结构与散热设备合二为一);也可采用在建筑物内悬挂金属辐射板的方式。 辐射供暖系统:供暖系统以辐射传热为主。 3.通过散热设备向房间输送比室内高的空气,直接向房间供热。 利用热空气向房间供热的系统,称为热风供暖系统。 热风供暖系统送风方式:集中送风;暖风机加热室内再循环空气。 第五章 供暖系统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第一节 散热器 一、对散热器的要求 (一) 热工方面: 传热系数K值高。 (二) 经济方面: 金属消耗量少。 散热器消耗金属量可用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衡量: θ= K / G 式中:θ—— 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W / kg·℃; K —— 傲热器的传热系数,W / m2·℃; G —— 散热器每平方米散热面积的金属重量,kg / m2。 所谓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是指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整为1℃时,每公斤重的散热器每小时所散出的热量。 θ值大,说明散出同样的热量所需的金属量越少,即经济性越高。一般常用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θ为0.186~0.547 W / kg·℃ 。 (三) 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 散热器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结构尺寸要小,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生产工艺应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四) 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外表光滑,不积灰和易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不应影响房间观感。 第五章 供暖系统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第一节 散热器 二、散热器的类型和性能 按照其加工制作材料不同分:铸铁型、钢制型和其它材质散热器。 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分:管型、柱型、翼型和板型等。 按其传热方式不同分:对流型(对流换热占总热量60%以上)和辐射型(辐射换热占50%以上)。 (一)铸铁散热器 特点:结构简单,防腐性好,使用寿命长及热稳定性;但其金属耗量大、金属热强度低于刚制散热器。 第五章 供暖系统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第一节 散热器 二、散热器的类型和性能 (一)铸铁散热器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柱型散热器 柱型散热器是呈单片的柱状连通体。每片各有几个中空的立柱,立柱上下端相互连通。可根据需要的散热面积把若干单片组合成一组。 柱型散热器常用的有M—132、二柱700型、四柱816、640型等。 柱型散热器特点:传热性能较好,比较美观,耐腐蚀,表面光滑易清除灰尘,散热器单片面积小,易组合成所需的散热面积。但其组对接口多,组装较费力,承压能力低。 第五章 供暖系统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第一节 散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