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式版)H-Y-T 107-2017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测试方法(正式版).docx

发布:2024-07-08约7.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07.060;23.100.60

J7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07—2017

代替HY/T107—2008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测试方法

Standardtestmethodforcharacteristics

ofthespiralwoundreverseosmosismembraneelement

2017-07-20发布

2017-11-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I

HY/T107—2017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测试条件 1

5检测设备及方法 2

6测试报告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渗透性能测试条件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膜元件渗透性能测试装置流程示意图 8

参考文献 9

HY/T10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Y/T107—2008《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与HY/T107—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改为“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测试方法”,标准正文

中相应修改;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见2008年版2);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中“卷式反渗透膜”,改为“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并重新定义(见3.1,2008年版3);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完整性”的定义(见3.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气密性”的定义(见3.3);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膜元件渗透性能”的定义(见3.4);

——删除了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类型(见2008年版4);

增加了测试试剂中“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要求(见4.1);

——修改了渗透性能测试条件(见4.3,2008年版5.2、5.3);

——修改了膜元件密封泄漏点测试为膜元件完整性测试(见5.1,2008年版6.2);——修改了膜元件气密性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见5.2.1,2008年版6.1.1);

——修改了膜元件气密性检测方法(见5.2.2,2008年版6.1.2);

——修改了膜元件渗透性能测试前准备的要求(见5.3.2,2008年版6.3.2);

——修改了膜元件渗透性能测试中水通量的计算公式(见5.3.4.3,2008年版6.3.4.3);

——修改了膜元件渗透性能测试中除(脱)盐率的计算公式(见5.3.4.5,2008年版6.3.4.5)。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伊美特(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沁森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水处理中心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献辉、宋杰、于慧、李强、吴非洋、张梦、苏立永、郝军、金焱、张晓姮、李天玉、石世业、郑宏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Y/T107—2008。

1

HY/T107—2017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完整性、气密性和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气密性和渗透性能测试适用于所有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完整性测试仅适用于长度为1016mm的反渗透膜元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9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T20103膜分离技术术语

GB/T30306—2013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内芯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spiralwoundreverseosmosismembraneelement

反渗透膜和多孔网状隔层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围绕产水收集管卷绕而成的膜分离单元。

完整性integrity

反渗透膜元件中分离层及胶封的密实完整程度。

气密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