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基础理论》名解简答论述资料.doc

发布:2016-06-05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基础理论》名解·简答·论述要点 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3.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统 4.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1分)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5.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6.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 ?7.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8. 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 9.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反治的常用治法有: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0.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广义之精:指人体之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 ?1.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 2.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变化有关: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兼有实邪)与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兼有正虚);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邪气久留,损伤正气)与因虚致实(正气不足而邪气积聚);虚实真假,包括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与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1分)。 ?.阳盛格阴:是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形成真热假寒证。 ?辨症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