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13.ppt

发布:2017-07-08约3.91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在循环冷却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溶解盐类浓缩,二氧化碳的逸出,外界污染物的进入等原因,会产生结垢、腐蚀及菌藻繁殖等现象,将影响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生产工艺上的失调。为了使循环冷却水不产生上述现象而采取的水质控制措施,常称做水质稳定。 循环水工艺流程 影响循环水水质稳定性的因素 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 水质处理方法 判断水质稳定程度的指标 结垢的控制? We are not angel any more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 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氢氧化镁)。碳酸钙、重碳酸钙;游离CO2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关系:     ????????????????Ca2+ + 2HCO3- → CaCO3 + CO2 + H2O? 当它们的浓度符合此平衡条件时,水质呈稳定状态;否则,将产生化学结垢或化学腐蚀。 造成碳酸钙沉积而产生水垢的原因有:水在冷却塔中与空气接触时,水中原有CO2逸入大气,破坏了上述平衡,使平衡向右移动;重碳酸盐受热分解;水的蒸发,使循环水中溶解性碳酸盐浓缩;在换热器热水出口端,由于水温升高,提高了平衡CO2需要量,造成CO2含量不足; 当水温降低时,水中平衡CO2需要量也降低,使水中的CO2超过平衡浓度,CaCO3溶解,水失去稳定性而具有腐蚀性。此外,无机酸的存在,亦产生腐蚀性。 化学腐蚀 属器壁或管壁的不同部位,由于材料的化学组分不均匀或沉积物不均,而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当它们浸入有电解质杂质和溶解氧的水溶液中时,就形成局部原电池。电极电位较高的部位(如碳钢的渗碳体)成为阴极,而电极电位较低的部位(如碳钢的铁素体)成为阳极。以碳钢的电化学腐蚀为例 溶于水中的Fe2+进一步生成Fe(OH)2、Fe(OH)3、FeCO3等而沉积于器壁。由反应式可见,低pH位和溶解氧的存在,能加速腐蚀进程。? 循环水系统中,由于水温较高,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铁细菌能吸收溶解性铁化合物,使之变成包围在铁外的不溶性粘泥状氧化铁;硫酸盐还原卤可把水中硫酸盐变成腐蚀性的H2S;真茵粘液能促进粘垢的形成;藻类的代谢产物(溶解氧)能强化腐蚀过程;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机械阻塞, 补给水及周围环境(如空气)带进循环系统的泥砂及其它无机物、油类及其它有机物,与系统内积聚和生成的无机物、茵藻等,可通过机械沉积作用而产生各种污垢。 机械作用 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 CO2含量降低 当冷却水中溶解的重碳酸盐较多时,水流通过换热器表面,特别是温度较高的表面就会受热分解,当循环水通过冷却塔,溶解在水中的C02会逸出,水的pH值升高,如水中溶有适量的磷酸盐与钙离子时,也将产生磷酸钙的沉淀。 CaCO3和Ca3(PO 4)2属微溶性盐,其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引起循环水结垢 碱度增加 随着循环冷却水被浓缩,溶解在水中的C02逸出,冷却水的碱度会升高。 PH值升高 补充水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后,水 中游离的和半结合的酸性气体C02在曝气过程中 逸入大气而散失,故PH值升高。 浊度增加 一方面补充水进入循环冷却水中后由于被不断蒸发、浓缩,另一方面循环冷却水在冷水塔内反复与大量的工业大气接触,把大气中的尘埃洗涤下来并带入循环冷却水中形成悬浮物,导致水中悬浮物和浊度升高。 溶解氧浓度增大 补充水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后,在冷却塔内的喷淋曝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大量进入水中成为水中溶解氧,而溶解氧常是加速腐蚀的主要因素。 含盐量升高 补充水在循环过程中被蒸发时,水中无机盐等非挥发性物质则仍留在循环水中,故增大了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倾向。 有害气体的进入 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塔内与工业大气反复接触时,大气中的SO2、 H2 S、NH3等有害气体不断进入循环水中,增进了对钢、铜、铝合金的腐蚀。 异养菌的生长 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生长繁殖最快,数量也最多,这类细菌能产生致命的粘液,产生生物黏泥,对循环水危害很大 水质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系统长期、有效、安全的运行,必须定期对系统进行清洗、预膜、加药、排污、补充新鲜水,对水质、腐蚀性等情况进行日常监控。 水质的稳定处理 防水垢的稳定处理法 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浊度 菌藻的处理 黏泥的处理 预膜 水质的稳定处理 影响循环水稳定的因素有水质污染、脱C02、浓缩作用、水温变化等。先进的水质稳定处理,使循环水系统能在较高的浓缩倍数下运行,既满足生产需要,又达到节水的目的。对于一个冷却系统而言,从直流水改为循环水,并浓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