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抗震第三章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五、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作用于i质点上的力有 m1 m2 mi mN xi xg(t) 惯性力 弹性恢复力 阻尼力 运动方程 设 代入运动方程,得 方程两端左乘 ---j振型广义质量 ---j振型广义阻尼系数 ---j振型广义刚度 ---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 对于j振型折算体系(右图) i质点相对于基础的位移与加速度为 i质点t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t时刻第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体系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体系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 ---t时刻第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 ---相应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 --- 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 --- 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 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m1 m2 mi 1振型地震 作用标准值 2振型 j振型 n振型 地震作用效应 (弯矩、位移等) --j振型地震作用产生的地震效应; m --选取振型数 ---体系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 一般只取2-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可适当增加。 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解: (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1.40 0.90(1.20) 0.50(0.72) ----- 罕遇地震 0.32 0.16(0.24) 0.08(0.12) 0.04 多遇地震 9 8 7 6 地震影响 烈度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查表得 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 0.90 0.65 0.45 0.35 第三组 0.75 0.55 0.40 0.30 第二组 0.65 0.45 0.35 0.25 第一组 Ⅳ Ⅲ Ⅱ Ⅰ 场地类别 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解: (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查表得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第三振型 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解: (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第三振型 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解: (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 第一振型 第一振型 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解: (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第二振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