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沪线铁塔组立技术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00kV三沪Ⅱ回直流线路工程9标段
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技术措施
编制依据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版)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 2694-2003)
《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核评定标准》(2006年版)
本工程设计铁塔施工图
本工程铁塔施工图会审纪要及设计交底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业主单位《建设管理大纲》
工程概况
±500kV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黄屋-吉阳大跨越段)起自安徽省太湖县与望江县交界处的黄屋,终点为吉阳长江大跨越,线路路径全长51.435km(含吉阳长江大跨越2.33km),其中原路径改造为12.2km,新开辟路径36.905km,普通线路段全部按照同塔双回路建设,吉阳长江大跨越为利用两基旧直线塔和新建四基单回路耐张锚塔。
共新建铁塔114基,其中110基为双回路铁塔,4基为单回路大跨越耐张锚塔。详见下表:
本标段杆塔型式见下表
塔型 数量(基) 最大呼高(m) 最大单基重量(t) 塔型 数量(基) 最大呼高(m) 最大单基重量(t) SGV1A 12 45 31.348 SJ1A 10 33 51.233 SGV1AP 19 45 28.7664 SJ2A 9 33 图纸未到 SGV2A 10 45 35.333 SJ3A 1 24 64.455 SGV2AP 23 51 37.205 SJ4 2 30 84.016 SGV3A 11 51 47.613 SZJ10A 1 42 45.431 SGV3AP 10 51 44.974 NK 4 27 59.229 SGV5A 2 66 90.154 合计 直线塔87基,直线小转角塔1基,双回路耐张塔22基,大跨越耐张锚塔4基
塔型特点分析
1、本工程有普通单角钢铁塔、双角钢铁塔和钢管结构铁塔。SGV1A、SGV1AP、SGV2A、SGV2AP、SGV3A、SGV3AP、SJ1A、SZJ10A主材为单角钢铁塔,SGV5A、NK、SJ3A主材为双角钢铁塔,SJ4主材为钢管结构铁塔。
2、本工程所有铁塔为“干”字型铁塔,除NK型铁塔为单回路铁塔外,其余均为双回路铁塔,有上下两层导线横担。
见下图:本工程典型铁塔样式
3、铁塔较高,除1352#为SGV1AP-27米外,其余直线塔全高均在51~84.8米之间。
4、铁塔重量较大,平均塔重38.5吨,最重铁塔1362#重量为90.154吨,铁塔单节重量最大在塔身(SJ4型铁塔18段重量达14.598吨)。耐张塔横担单片重量除NK型铁塔超过5吨外,其余不超过5吨。根开大,最大铁塔根开为16.2米。
5、直线塔横担重量不重,除SGV5A下横担总重量为6.8吨外(一侧横担重量为3.9吨),其余重量均小于5吨。横担宽度除SGV5A为17.8米外,其余宽度均小于15米。
6、机具选择
根据上述条件,除NK型铁塔一边横担重量为6.01吨外,其余单片起吊重量均小于5吨。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公司现有工机具条件,采用600×600×30000锰钢扒杆进行铁塔组立。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600×600×30000锰钢扒杆结构特性如下(由租赁公司提供):
抱杆型号 □600×600×30000抱杆 总长/m 30 中段部分截面/mm×mm 600×600 端部截面/mm×mm / 主材规格 ∠63×5/Q345B 斜材规格 ∠40×4/Q235B 拉线角度 抱杆外拉线对地夹角45o 承托绳角度 对角两组承托绳间夹角90o 控制绳角度 控制绳对地夹角45o 吊重偏角 抱杆最大允许倾斜角10o
起吊绳与抱杆最大允许夹角10o 标准节 5×4000mm+1×2000mm 锥形段 2×4000mm 抱杆总重/kg 1400kg 抱杆最大额定压力/kN 135kN(30m),150kN(28m),170kN(26m) 安全系数 2.5
本工程所有铁塔为干字型塔,抱杆的长度应满足吊装塔身各片的要求,抱杆长度计算式为:LA≥2/3Li+L2+HD+Hx
LA-按塔身段长度计算的抱杆长度m,
L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