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_洪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与言说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12No.10
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洪 燕
摘要 音 乐美学思想是音 乐观念的理论结晶,作为音 乐理论最高层 次的理论集成 ,对于音 乐的发展有着至关
重要 的影响。作为 中国和西方的两位文化 巨人 ,孔子和柏拉 图的音 乐美学思想,在 中国和西方具有 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他们的音 乐观既有不 同点,也有相通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二人的音 乐观进行比较 ,可以加深对其音 乐思
想的理解 ,并且从 中认识 中西方艺术思想的差异 。
关键词:音 乐美学思想 孔子 柏拉 图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一 孔子、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教育观,他认为音乐能够帮助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人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代的 常学习和倾听和谐的音乐,内心也会变得和谐,同时也会成
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文化 为一个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
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万圣师表”,特别是他创立的儒家思 二 孔子和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的比较
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社 1关于音乐功能的比较
会的正统主流思想。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学生,很多人日后成 孔子认为音乐有着强烈的育人功能,在今天山东的曲
就都很大。孔子对《诗》、《书》、《礼》、《乐》的编撰都做出了重 阜市,有一座“六艺城”,六艺是孔子提出的“射、书、礼、乐、
要的贡献,特别是《论语》,这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 数、御”,他认为这是一个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这其中的
子言行的集录,其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教 “乐”就是音乐。后来他又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育原则、艺术审美等诸多内容,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意思是说对于礼仪的学习,能够让人尽快的自立;对于诗歌
美誉。不但是在中国,孔子在全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位 的学习,能够让人感受到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愉悦;
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孔子 对于音乐的学习,则是一个人完全成熟的必备过程和标志。
文化学院,宣传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 其次是音乐的社会功用,在孔子看来,“礼”和“乐”两者是紧
精神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密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通过“礼”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
孔子的音乐美学观念多见于他的一些政治、伦理和道 行为,音乐是这种规范方式的最佳载体;另一方面,通过音
德论述中。经过总结可以看出,孔子将“仁、礼”看作是音乐 乐对礼的宣传,则可以让等级观念得到协调,社会的矛盾得
美的核心因素,能够体现出“礼”和“仁”的,就是美的音乐, 到弱化。他将音乐赋予了浓郁的政治功能色彩。所以说,无
甚至可以说音乐是“礼”和“仁”的表达手段。在音乐教育方 论是音乐的育人功能,还是音乐的社会功能,孔子都是十分
面,他有着“立于礼,兴于诗,成于乐”的主张,认为音乐是一 看重的。
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在音乐审美评价上,如果满足了“礼” 柏拉图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其使
和“仁”的要求,他的评价标准还是十分宽容的,同时也在客 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
观上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冶人们的情感。”在他的雅典学园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必不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 可少的内容,并且在他的理想国中指出:“儿童阶段如果受
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出身于雅 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节奏和和谐侵入了他的灵魂深处,在
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的后裔。青年时期,柏拉图 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在音乐的社会
师从苏格拉底,跟随他学习了十年,在苏格拉底死后,开始 功用方面,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当服务于政治,服务于贵族当
游历欧洲各国,曾到埃及、意大利等地进行政治活动,但是 政的城邦国家,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甚至都应当是固定不变
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返回雅典的途中,还被卖为了 的,只能是单纯的叙述,不能加入丝毫的道德判断。只有为
奴隶。几经折难回到雅典后,柏拉图便开办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