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济发展会议讲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全市经济发展会议讲话
一、科学判断我市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
当前,市正处在跨越崛起的爬坡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和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面临的经济形势。
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日趋尖锐,给我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但我更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重大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改善基础条件,特别是启动实施扶贫开发新十年规划,市7个县被纳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持,有利于我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二是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蒙能源“金三角”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有望批准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国办29号文件、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甘肃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贯彻落实力度,这些都有利于我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发挥资源能源与原材料保障、土地与劳动力供应、综合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实现借力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拼抢意识,努力在把握机遇、转化机遇中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明确今年经济工作的着力重点,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按照省委“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发展”要求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实施好“项目突破年”和“政策落实年”各项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努力在结构调整、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稳”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和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好”就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好,转方式调结构效果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好,生态环境建设好,民生改善成效好;快”就是经济发展速度快,重大产业实力提升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快,开放合作推进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今年确保经济增速达到1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4%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开发石油煤炭资源,做大做强我市经济总量的根本所在也是让“东翼”翅膀硬起来的重要支撑。石油开发上,要加快实施陇东油区千万吨级产能建设规划,全力支持长庆油田、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增储上产,支持庆阳石化公司满负荷生产,争取50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开工实施,今年确定的550万吨原油产量和350万吨炼量要确保完成。煤炭开发上,要进一步加强与开发企业的沟通衔接,督促落实投资计划,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对开工在建的6个和已具备开工条件的2个煤矿,采取市县领导包抓、有关部门蹲点帮办的办法,现场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地方工业发展上,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石油煤炭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条。要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地方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创造条件,聚集各类要素,把方方面面的创业激情和投资热情激发出来,形成全民创业、大办企业的良好局面。工业集中区建设上,要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特色,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建设层次,吸引企业入驻。今年,市、县两级要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借鉴先进经验,引入先进理念,管理体制、用人机制、投融资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采取共建园区、产值税收分成、互利共赢的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推动工业集中区建设,真正把工业集中区作为经济特区来办,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载体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市农业人口比重大,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必须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一要持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按照山区旱作农业、原区高效农业、川区精细农业的发展方向,以草畜、苹果、瓜菜为重点,深入推进“七个百万工程”建设,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要坚持宣传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市场引领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带动发展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和专业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积极探索农业投入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以奖代补资金的酵母”作用,引导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