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电路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单元 电路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在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中,出现故障是经常的事。通过查找和排除故障,对全面提高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十分有益。但是,初学者往往在遇到故障后束手无策,因此,了解和掌握检查和排除故障的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介绍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电子电路中的故障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基本方法。 5.1?? 常用检查方法 1、直观检查法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查找故障部位,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1)检查接线,在面包板上接插电路,接错线引起的故障占很大比例,有时还会损坏器件。如发现电路有故障时,应对照安装接线图检查电路的接线有无漏线、断线和错线,特别要注意检查电源线和地线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避免和减少接线错误,应在课前画出正确的安装接线图。 (2)听通电后有否打火声等异常声响;闻有无焦糊异味出现;摸晶体管管壳是否冰凉或烫手,集成电路是否温升过高。听、摸、闻到异常时应立即断电。电解电容器极性接反时可能造成爆裂,漏电大时,介质损耗将增大,也会使温度上升,甚至使电容器胀裂。 5.2 故障分析与排除 1、判断故障级 在判断故障级时,可采用两种方式: (1)由前向后逐级推进,寻找故障级。这时从第一级输入信号,用示波器或电压表逐级测试其后各级输出端信号,如发现某一级的输出波形不正确或没有输出时,则故障就发生在该级或下级电路,这时可将级间连线或耦合电路断开,进行单独测试,即可判断故障级。模拟电路一般加正弦波,数字电路可根据功能的不同输入方波、单脉冲或高、低电平。 (2) 由后向前逐级推进寻找故障级。可在某级输入端加信号,测试其后各级输出信号是否正常,无故障则往前级推进。若在某级输出信号不正常时,处理方法与(1)相同。 (1)完全无声:故障部位发生在电源、喇叭、输出耦合电容的可能性比较大。 (2)有一点“沙沙”声:可根据旋动音量电位器来判断故障部位,旋动音量电位器时“沙沙”声不变,故障多出在低放级;若“沙沙”声随音量电位器的变化而变化,故障出在检波级之前。 (3)检修逻辑 3.声音小 (1)收到台数没有减少,但收音机的音量却显著减少,故障在低放部分; (2)收到台数显著减少,只能收到强台信号,说明收音机增益不够,即收音机灵敏度低。其故障时检波级以前的电路工作不正常。 (3)检修逻辑 4.失真 (1)声音失真,通常表现为声音沙哑难听,其故障为喇叭不良或者安装不良引起的共振。 (2)交越失真,表现为声音不真实,其故障为功放电路不良。 (3)频率失真,其表现为音尖、刺耳,着重检查高音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有没有失效。 (3)检修逻辑 5.啸叫 主要是由于各级放大器之间存在有害的耦合,产生了寄生振荡。 (1)低频啸叫,故障原因一般是电池电压太低,电源滤波电容(如C8)失效,退耦电阻(R6)短路,音量电位器接错而产生正反馈,或输入变压器线头接反。 (2)中频啸叫,C3开路引起啸叫,喇叭会出现“吱吱”声,调到电台位置附近便发出尖叫;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太大、静态工作点不正常等引起的整个频率段都有的中频自激啸叫。 (3)高频啸叫,通常发生在波段的高端,其故障主要是本机振荡太强。 (4)检修逻辑 谢谢!祝你成功!! * * 2、电阻法 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电阻和元件电阻来发现和寻找故障部位及元件,注意应在断电条件下进行。 (1)通断法 用于检查电路中连线是否断路,元器件引脚是否虚连。要注意检查是否有不允许悬空的输入端未接入电路,尤其是CMOS电路的任何输入端不能悬空。一般采用万用表电阻挡R×1或R×10挡进行测量。 (2)测电阻值法 用于检查电路中电阻元件的阻值是否正确;检查电容器是否断线、击穿和漏电;检查半导体器件是否击穿、开断及各PN结的正反向电阻是否正常等。检查二极管和三极管时,一般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挡进行测量。在检查大容量电容器(如电解电容器)时,应先用导线将电解电容的两端短路,泄放掉电容器中的存储电荷后,再检查电容有没有被击穿或漏电是否严重,否则,可能会损坏万用表。在测量电阻值时,如果是在线测试,还应考虑到被测元器件与电路中其它元器件的等效并联关系,需要准确测量时,元器件的一端必须与电路断开。 3、电压法 用电压表直流挡检查电源、各静态工作点电压、集成电路引脚的对地电位是否正确。也可用交流电压挡检查有关交流电压值。测量电压时,应当注意电压表内阻及电容对被测电路的影响。 4、示波法 通常是在电路输入信号的前提下进行检查。这是一种动态测试法。用示波器观察电路有关各点的信号波形,以及信号各级的耦合、传输是否正常来判断故障所在部位,是在电路静态工作点处于正常的条件下进行的检查。 5、电流法 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流、各部分电路的分支电流及电路的总负载电流,以判断电路及元件正常工作与否。这种方法在面包板上不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