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亚洲》单元作业设计.docx
1
1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亚洲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地理
七年级
第二学期
商务星球版
第六章亚洲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第一课时
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亚洲”第二课时
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
表1“亚洲”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标准
活动建议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大洲,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大洲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3
3
(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
2.内在逻辑
本章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侧重于引导学生能够借助地图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并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基本技能与技巧;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侧重于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让学生了解亚洲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亚洲的方法尝试探究其他大洲。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七年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通过阅读亚洲的面积、人口、国家等图文资料,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o
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归纳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学会描述某个大洲的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观察亚洲的地形图、亚洲河流主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认识亚洲地形、气候
、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作业由课时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组成。本单元课时作业为两课时,第一、二课时为书面作业和探究实践作业,书面作业以自然地理为主题,结合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绘图、析图、用图能力。重在考查知识的整体关联,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空间,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单元作业体例见表2
表2“亚洲”单元作业体例
课时作业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题量
世界第一大洲
2组
选择题5组综合体1组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组
题型
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
选择题、综合题、实践等
时间
15分钟以内
25分钟以内
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世界第一大洲
作业1:
一、作业内容:
PAGE
PAGE4
图1
材料: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汇聚亚洲文明、凝聚亚洲共识的宽广平台,也是亚洲文化大交流、人民大联欢的人文盛事。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6-1-4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会标,六个花瓣状图形代表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位于(
)
A.东亚
B.中亚
C.北亚
D.南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多彩的亚洲文明( )
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图2
二、时间要求:3分钟三、评价设计:
评价主题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了解亚洲的分区
培养孩子的地域观念
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国际时事,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孩子的地域观念,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
作业2:
一、作业内容:
材料:2022年1月28日13时19分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喷发,火山灰喷至距离火山口3400米的高度。这是今年以来樱岛第四次观测到火山喷发。据日本气象厅方面的消息,火山灰向东漂浮,预计当地时间28日19时,在樱岛和垂水市等地会有少量降灰。
图4板块运动图 图5亚洲略图
7
7
读图1可知,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 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洲6个分区中的 亚。
读图2,认识一下我们的“邻居”:邻居A是 洲,分界线是 山脉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邻居B是非洲,分界线是 运河。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亚地区,除中国外,东亚还包括哪些国家?二、时间要求:4分钟
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