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doc

发布:2017-06-07约7.9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第一部分 170个主导品种 小麦(23个) Ⅰ.黄淮海地区 (一)济麦2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及江苏淮北麦区高水肥地块种植。 (二)百农AK58: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三)西农979: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四)郑麦366: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五)周麦2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及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六)烟农19:适宜山东省亩产400~500公斤地块、安徽和江苏两省淮北麦区、山西南部、北京郊区中水肥地种植。 (七)邯617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和山东中上等水肥地,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中水肥麦田早茬种植。 (八)烟农21: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东、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九)新麦26: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十)石麦15: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河北黑龙港流域半干旱地和肥旱地种植。 (十一)郑麦7698: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十二)衡观35: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种植,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湖北省襄樊地区种植。 (十三)良星66: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水地种植,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十四)淮麦2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玉 米(31个) Ⅰ.黄淮海地区 (一)郑单958: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 (二)浚单20: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以及内蒙≥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三)鲁单981 :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种植。 (四)金海5号: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叶部病害和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五)中科11号: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六)蠡玉16:适宜河北、陕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区,吉林中晚熟区及内蒙古≥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七)中单909:适宜在河南、山东(滨州除外)、陕西关中灌区、山西运城、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淮北市除外)夏播种植。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八)登海605 :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适宜区域、陕西省、浙江省种植,褐斑病、南方锈病重发区慎用。 (九)伟科702:适宜在吉林晚熟区、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天津市春播种植;河南、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东、陕西关中灌区、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播种植;甘肃、宁夏、新疆、陕西榆林、内蒙古西部春播种植。 (十)京单58: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廊坊、沧州北部、保定北部夏播种植。 (十一)苏玉29:适宜在江苏、安徽作春、夏播种植和江西、福建省春播种植。 大豆(18个) Ⅱ.黄淮海地区 (一)冀豆17:适宜在河北省中北部(张承中部以南),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及渭南,山西中部及东南部,甘肃陇东地区春播种植;在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南部和济南周边地区,陕西关中平原,河南北部、中部和南部,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发病区慎用。 (二)中黄30:适宜在辽宁省中部和南部、河北省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和北部、甘肃中部、北京等地区春播种植。 (三)菏豆13:适宜在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四)周豆12:适宜在河南,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五)中黄37: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六)皖豆28: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及安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