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67例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67例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的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产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7例复发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给药,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单药化疗,两组均是28d为1个周期。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是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卵巢癌;联合化疗;伊立替康;顺铂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对化疗敏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对近80% 的卵巢癌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其中70% ~80% 患者在初治1~2年后复发[1]。目前,二线化疗仍是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我院自2006年开始采用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01~2010―01我院收治的67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至70岁;②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③具有可测量或可评价的肿瘤病灶;所有患者经B超、CT、MRI或体检至少有一处可测量病灶,直径≥2cm;④均接受过卵巢肿瘤减灭术和(或)一线铂类为主的化疗,且均为多程化疗无效或复发;⑤患者的先前化疗已停药4周,且所致的急性不良反应已经消除;⑥入组前4周之内未接受手术治疗;⑦心、肝、肾、肺、骨髓等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无合并其他严重疾患或感染,无喜树碱类药物过敏史,Karnofsky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月。排除标准:①合并未能控制的感染;② 除恶性肿瘤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③ 同时接受其他治疗(出现骨转移时接受局部放疗者除外);④有与伊立替康化学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过敏史。
1.2 给药方法
实验组采用伊立替康(江苏恒瑞产品)60 mg/m2 ,d 1,8,15静脉给药,顺铂(浙江海正产品)40 mg/m2,d1,2静脉给药, 28 d为1周期。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江苏恒瑞产品)60 mg/m2 ,d 1,8,15静脉给药,28 d为1周期。化疗时每周查血常规。每个化疗周期后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2~4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CA125增高者,恢复正常,胸腹水完全消退,至少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大于50%,CA125增高部分降低50%,胸腹水减少50% 或以上,至少持续4周以上;进展(PD):病灶增大大于25%,或者出现新病灶,CA125增高25%,胸腹水增多超过25%;稳定(SD):病灶缩小小于50%,或增大小于25% ,CA125降低不足50% 或增高不到25%,胸腹水无明显变化,或减少不足50% 或增高不到25%。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所有入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实验组35例患者,治疗中有3例(8.57%)患者因不良反应推迟用药,在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其中CR 7例,PR l2例,SD 13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54.3%。对照组32例患者CR 3例,PR 6例,SD 12例,PD 11例,CR+PR为28.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 主要是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对有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予以集落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实验组恶心、呕吐较重,多为Ⅱ~Ⅲ度,而对照组多为Ⅰ~Ⅱ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迟发性腹泻发生率较高,多在化疗后2― 8 d出现,Ⅱ ~Ⅲ度发生率高,用易蒙停或输液等治疗有效,实验组有3例伪膜性肠炎发生,经治疗后好转,但均延期化疗;乙酰胆碱能综合征在两组中各发生2例;两组均出现了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麻木,经治疗缓解后继续化疗(见表2)。
表2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例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死亡率最高,其治疗在临床上也是最大的挑战。在美国,每年有20000余例的新发病例,同时预计有15000余例妇女死于卵巢癌。目前卵巢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