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虚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虚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应用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就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对使用VMware软件建立虚拟化平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VMware;虚拟化;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061-02
营业管理部虚拟化平台建设工作始于2008年,基于VMware软件先后完成了物理主机安装、虚拟化群集配置、应用系统迁移和整合等一系列工作,虚拟化平台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目前,行内所有自建系统和绝大部分统建系统都部署在虚拟化平台上,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机房耗电和服务器硬件开销等系统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还便利了测试和备份等工作的开展。
1 虚拟化平台的软硬件配置
虚拟化平台目前由8台物理主机、2台光纤交换机和一部存储组成。硬件设备配置如下:
虚拟化平台目前使用的软件版本为VMwarevSphere 5Enterprise系列。物理主机上安装VMwareESXi5update1,控制台使用VMwarevCenterServer5,系统迁移使用的是VMwarevCenterConverterStandalone5。主机上开启了超线程、虚拟SMP、HA和vMotion等功能。
2 虚拟化平台的应用系统集成情况
虚拟化平台上目前集成了72个应用系统,114部虚拟服务器,涵盖了所有的自建系统和统建系统中所有x86架构的系统。其中自建系统47个,统建系统14个,测试和备份系统11个。日常运行中物理主机的CPU平均占用率在21%左右,高峰时达到43%,内存平均使用率为49%,占用的存储空间为9T左右。
应用系统的集成方式为:在虚拟化平台建立之前已投入运行的系统,使用vCenterConverterStandalone工具直接迁移到虚拟化环境中,实际迁移成功率100%,所有系统迁移后均正常运行;对于虚拟化平台建立之后新建的系统,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配置好相应的模板,如Linux+WAS+DB2、Linux+IHS、WIN+Tomcat+SQ LServer、WIN+Domino等,需要时直接从模板部署虚拟机,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集成和部署的效率。
3 虚拟化平台发挥的作用
一是增强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虚拟化平台建立前很多系统单机运行或仅能采用冷备份方式,存在单点风险隐患,恢复时间难以保障;虚拟化平台建立后,为各系统提供了高可靠性(HA)和热迁移(vMotion)功能,在不对应用系统本身做出任何改动的前提下,实现了热备份的功能,有效消除了单点风险,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
二是实现了硬件资源整合,提高硬件使用效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目前虚拟化平台只用8台主机就承载运行了72个应用系统,与每个应用系统单独使用一台服务器的传统部署模式相比,节约了近89%的硬件资源。占用的物理主机数量减少,相应地就提高了其使用效率,根据统计,虚拟化平台建成后平均每台主机的CPU利用率从不足1%提高到21%、内存利用率从8%提高到49%,硬件资源得以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同时服务器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也减轻了对网络设备、机房空间和耗电等方面的压力,其中仅机房耗电一项就节省了近40KFV,系统运行中的人员、时间、硬件和能耗等各方面成本明显下降。
三是系统运维管理更趋便利,安装、备份和测试所需时间大大缩短。vCenter统一的管理界面可以对各物理主机和虚拟应用系统进行集中展现、配置和监控,方便地生成运行报表,为运维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运行在虚拟化平台上的应用系统能够实现操作系统级的完整备份,恢复时免去了数据还原和系统配置的时间,备份系统启动即可投入使用,缩短了系统的RTO。通过模板能够快速安装新系统,通过克隆和快照快速部署测试或验证环境,平均每部服务器的部署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30分钟以下,减少了科技人员的重复性劳动,为开发、测试和集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 虚拟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4.1 关于适用性
(1)VMwareHA的原理是当虚拟应用系统所在的物理主机发生故障后,虚拟应用系统在群集中另一台物理主机上重新启动的过程,切换所需时间就是系统重新启动的时间,一般为分钟量级,因此对实时性要求很高(RTO很小)的应用系统不适宜运行在虚拟化平台上。
(2)用VMware构建虚拟化平台适用的场景是一台物理主机上运行多个虚拟应用系统,而非一个应用系统运行在多台物理主机上。换句话说,一个虚拟应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