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开题报告书.doc

发布:2017-09-04约3.5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论文题目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 姓 名 晏玉婵 学 号 1104030326 入学年月 2011-09-01 院 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指导老师 易佳 填写日期:2014年2月27日 论文题目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 背景 信用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近三十年来,随着金融环境的多变和复杂程度的加深,企业信用风险日益增大,如何对信用进行更准确地分析、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正如吴敬琏教授指出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它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信用风险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赊销过程中,信用风险是指买方到期不付款(还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造成货款拖欠或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可谓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产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 目前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企业在经营中时刻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而无力解决,另一方面企业也无法或不能正常地发挥信用能力,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二)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信用的日益发展,破坏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市场交易就会出现种种困境,因此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的缺失会造成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甚至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影响经济发展的大局,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企业要为正常的商品交易支付更多的无效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交易风险,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下降,信用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并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意义重大。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壮大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若不够请自行加页) 选题的构思与设想(论文正文的章、节标题及要解决的问题): 1前言 信用与风险是与生俱来的。信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企业给客户提供短信用(赊销)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承担着企业自身应收账款数额过度膨胀形成的较高的资金机会成本以及接受信用的客户到期无法履约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2企业信用风险的现状 信用成为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在我国表现得尤为强烈。信用风险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使企业失去了许多市场机会。 2.1 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客户拖欠账款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 2.2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部门间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往往割断了客户各类信息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信息的完整性,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客户做出整体的认识和判断。 2.3 缺少客户信息,忽视客户的信用管理和控制 当企业面对一个能使自己获得较大经济利益的客户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放松了警惕,一心只想做成交易;企业在与老客户合作时,认为已经掌握了较多的信息,双方情况较为熟悉而粗心大意,对于老客户在某些方面的变化视而不见。 2.4 经验不善,偿还能力差 这是我国目前企业间相互拖欠贷款的最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内部经营不善,资金流转不畅,甚至亏损,致使信用降低,产生信用风险。 2.5 信用体制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企业内部有生产体系、财务体系、营销体系等,却缺乏信用体系进行横向协调,企业忽视了建立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没有把信用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信用风险控制的方法 信用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各种信用风险控制方法,在风险发生之前,努力消除各种隐患;在损失发生之时,积极实施抢救与补救措施;在损失发生之后,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 3.1避免信用风险的方法 一般包括:①改变或修改信用风险的来源;②改变信用风险来源存在的环境。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