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机片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十章 MCS—51串行通信接口技术.doc

发布:2018-01-25约1.02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MCS—51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微机联网: 单片机与单片机; 单片机与其他微机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典型的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系统构成: 一个典型集散式(DCS)控制系统的构成 §10.1 串行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方式: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一次传输8(16、32Bit) 8根数据线,1根控制线,1根状态线,地线,共11根; 特点:速度快,适合近距离传输 计算机并口,打印机,8255 串行通信: 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 , 一根发送线,一根接受线,地线,共3根 特点:硬件方便,适合距离远,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分类: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通信: 串行通信就是将并行的数据分开后,一位一位地发送出去,接收方也是一位一位地接收数据,这就需要通信的双方有一个协议,什么时候开始发送,什么时候发送完毕;接收方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确等,而这些信息只能以电平的高低来表示,构成这些位的数据称为一帧。异步串行通信规定了传输数据的结构即帧格式: 起始位 数据位 奇偶校验位 停止位 起始位:在数据发送线上规定无数据时电平为1,当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发送一个低电平0,表示数据传送的开始,这就是起始位。 数据位:真正要传送的数据,可以是8位、10位等多位,数据位是由地位开始,高位结束; 奇偶校验:数据发送完后,发送奇偶校验位,以检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这中方法是有限的,但是容易实现。 停止位:表示数据传送的结束,可以是一位或两位。 帧格式: 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先发送一个字符,作为同步字符,之后便连续发送数据,数据之间不能有间隔,直到数据发送完毕。 速度要比异步通信快 通用异步接受/发送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UART:8250 6850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 按通信进行的过程,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 单工方式 一端是发送端,另外一端是接收端: 半双工发式 每端口由一个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开关连接在线路上,数据可以双方交换,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 3. 全双工方式 通信双方用两个独立的收发器单独连接,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因而提高了速度。 波特率 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以每秒传送的位为单位: 电传机:10字符/秒,1个字符11位, 波特率位:10×11=110(波特) 位宽:传送过程中平均每位占用时间 Td = 9.1ms(1/110) §10.2串行通信总线标准及接口 在测控系统中,计算机通信主要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常用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标准有三种: ●RS-232(RS-232A RS-232B RS-232C) ●RS-449 (RS422 RS423 RS485) ●20mA电流环 通信方式的选取 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的,降低通信速率,可以提高通信距离 RS-232C:速率:20Kbit/S,最大通信距离:15m RS422: 10Mbit/s, :300m 90Kbit/s, :1200m 抗干扰能力 采用标准的通信接口,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工业现场的情况往往很恶劣,因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RS232C:一般场合 RS422: 共模信号比较强 光纤: 电磁干扰较强 RS232C简介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公布的一种异步通信标准: RS232C标准: ●设备之间通信的距离不大于15米 ●最大传输速率20KB/S ●采用负逻辑:“1” —— ―5V ∽ ―15V “0”—— +5V ∽ + 15V ●不带负载时输出电平:―25V ∽ +25V ●输出短路电流: 0.5A ●最大负载电容: 2500pF TTL电平可以由专用集成电路转换成RS232C标准; 如: MC1488 或 75188 TTL RS232C MC1489 或 75189 RS232C TTL +12V +5V TTL TTL ―12V 由于MC1488需要采用±12V电源,一般在单片机通信中大量使用的是只需要+5V电源、具有发送和接收的一体化芯片,如:MAX232、ICL232、ADM2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