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三明是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多的地区,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了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金融部门拓展农村信贷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引起了各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开展调查,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对策
一、三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12月23日,三明市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37个,同比增长105.6%,保持在全省各市首位。合作社涉及瓜果、蔬菜、食用菌、水稻和畜禽等产品,基本涵盖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0亿元,入社成员共2.4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1万户,实现收入约15.6亿元。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是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如永安生猪协会、禽业协会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销售等服务,带动养殖业发展。二是推进特色产业规模经营。如永安兴农飞桥莴苣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00多人,建立基地2000亩,带动农户种植莴苣6万亩,销售收入超亿元。三是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如华融禽业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基地”的经营模式,牵头组建年出栏20万只的商品鸭基地40多个,使全市樱桃谷鸭年出栏达1000万只。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林竹产业是三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为解决林权改革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该市各乡镇普遍组建了林竹协会和各类林业合作社。
(三)增强品牌观念,扩大销售渠道。很多特色农产品都进行了商标注册,扩大了品牌效应。如大田县在县乡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茶叶协会,注册了“仙顶”牌注册茶叶商标,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量。又如永安兴农飞桥莴苣农民专业合作社“绿田牌”莴苣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四)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泰宁金湖渔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股份合作开发管理金湖大水面渔业的新模式,即渔民以捕捞证入股,每股股金2000元,共同成立大金湖渔业有限公司,公司按规范化运作实行统一投放鱼苗、统一捕捞、统一销售、统一分红,渔民每年每股可分红3000元左右。
(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质量。如建宁县黄花梨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00多人,其中,种植大户160多户,营销大户35户。近年来,该社为社员和果农直接销售鲜果5000多吨,协调达成黄花梨购销协议达15000多吨。
二、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一)多方帮扶,助推发展
1、方便农民专业合作社开立银行账户。经沙县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与人民银行沙县支行沟通、协调,人民银行沙县支行原则同意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开立银行账户的条件,对尚未办理《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凭工商营业执照等开户资料在金融机构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协助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针对合作社运作管理不够规范问题,派出工作组驻点指导改造。二是帮助组建新的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如永安洪田脐橙口感好、市场畅销,但过去未实行统购统销,果农收益率低。永安农行上门引导果农组建合作社,授信200万元并发放首期贷款100万元。
(二)创新服务,加大投入
1、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农村信用社制定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信用等级评定及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为AAA、AA、A三个等级。其中,对“AAA”级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贷款时最高额度为50万元,混合贷款可达500万元。如沙县某专业合作社在信用评定中,农村信用社给予其“AAA”级信用评定,授信额度200万元,实际发放贷款130万元。
2、辖内各农村信用联社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原则,对已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合作社采用授信,直接办理贷款,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合作社采用社员贷款。并不断创新贷款方式,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社员”和“中介担保+专业合作社+社员”等多种模式,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通过这些模式,2009年全辖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867.5万元。
3、农业银行推行“农行+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2008年12月4日,尤溪农行向尤溪县八字桥金柑佛手瓜专业合作社发放50万元贷款。这是全国首批由商业银行直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目前三明农行共帮助组建和规范化改造12家较大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向4家授信420万元,通过“农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放贷款205万元,惠及农户1033户。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