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_唐诗三百首_中的经典偏失.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5 4 Vol. 25 No. 4
第 卷 第 期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2 0 1 1 7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Jul. 2 0 1 1
年 月
《 》 *
例谈 唐诗三百首 中的经典偏失
,
杨鉴生 吴留营
( , 20024 1)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 。 ,
摘 要 诗歌选本是反映编者诗学观的良好载体 蘅塘受康乾时期诗学流派论争影响 虽尽力平衡各
, 。 , 、 。
派观点 亦不能完全置身其外 身为封建学官 蘅塘自然 自觉地成为政教和诗教的卫道士 且限于启蒙定
,《 》 。 ,
位和现实需要 唐诗三百首 选诗的艺术性难掩瑕疵 对于选本的客观分析评价 有助于正确地阅读鉴
、 。
赏 选择接受诗歌
: ; ; ;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缺陷 李贺诗 审美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 .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4681 (2011)04 - 0073 - 03
《 》 、 , 。 ,
唐诗三百首 是迄今流传最广 影响最为深远的唐诗 秋 本无优劣之分 但从诗歌发展和学诗选材的角度来讲
选本, , , 。“ ,
是审阅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媒介 促进了唐诗的普及 盛唐诗成就最高 最宜效仿 盛唐之诗 其音岂中唐之诗
[6]
。 ,
和经典化 但因受其特定框架标准所致 亦受编者蘅塘本人 ! , !”
可同日语哉 中唐之诗 其音岂晚唐之诗可同日语哉
, 。 ,
鉴赏评价水平所限 该本亦有偏颇之处 现以李贺诗为例 , 。
宗盛唐者往往视中晚唐诗歌为下乘之作 不足为范 诗到元
《 》 [7]
探析特定诗人诗歌在 唐诗三百首 中的扬弃状况及其 ,“ , , 。”
和体变新 元和而下 调变音殊 意浮文散 有论者甚至
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