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专业知识)真题汇编.docx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专业知识)真题汇编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常见病?
A.间质性肾炎
B.急(江南博哥)性肾炎
C.药物中毒
D.急性肾盂肾炎
E.重金属中毒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ACDE四项,间质性肾炎、药物中毒、器官移植、急性肾盂肾炎和重金属中毒等均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出现肾小管性蛋白尿。B项,急性肾炎引起肾小球性蛋白尿。因此答案选B。
(2.)下列组织中,ALT含量最高的是
A.肝脏
B.骨骼肌
C.肾脏
D.心肌
E.胰腺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谷丙转氨酶(ALT)在肝细胞中含量最多,且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可溶性部分,当肝脏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血,致血中该酶活性浓度增加,故测定ALT常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因此答案选A。
(3.)下列描述微生物的特征中,不属于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中只有病毒、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细菌和真菌可在细胞外生长。因此答案选E。
(4.)如血气分析标本不能及时测定,需保存在有冰块的水中,其目的是
A.防止CO2气体丧失
B.防止糖代谢
C.防止溶血
D.防止血液浓缩
E.防止O2气体丧失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血气标本中血细胞发生糖代谢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降低血液pH,从而影响血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温保存能够减少糖代谢。因此答案选B。
(5.)核质发育不平衡,表现为核幼质老,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核质发育不平衡现象”可存在两种贫血类型中,即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两者表现形式截然相反。①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所引起的贫血:在骨髓中增生的中、晚幼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块状,表现为“核老质幼”。②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巨幼红细胞的胞质丰富;染色质排列呈疏松网状或点网状,随细胞成熟,染色质逐渐密集,但不能形成明显块状;副染色质明显,核发育落后于胞质,表现为“核幼质老”。
(6.)常用的ALP化学发光底物为
A.吖啶酯
B.三联吡啶钌
C.鲁米诺或其衍生物
D.4-MUP
E.AMPPD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酶促反应发光剂利用标记酶的催化作用,使发光剂(底物)发光,这一类需酶催化后发光的发光剂称为酶促反应发光剂。目前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中常用的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发光剂为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发光底物为AMPPD。因此答案选E。
(7.)有关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者红细胞呈球形
B.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可被ATP纠正
C.红细胞酶缺陷所致
D.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E.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可被葡萄糖纠正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先天性膜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外周血中出现球形红细胞而得名,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答案选C。
(8.)脑脊液离心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由病例可知,脑脊液离心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考虑为脑膜炎奈瑟菌。该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因此答案选C。
(9.)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
A.精囊炎
B.尿道旁腺炎
C.尿道球腺炎
D.前列腺炎
E.肾盂肾炎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卵磷脂小体呈圆球形或卵圆形,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卵磷脂小体是青壮年男性前列腺液中的正常成分,当卵磷脂小体少于正常值的50%时,对诊断前列腺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答案选D。
(10.)心肌梗死时LD同工酶显著升高的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乳酸脱氢酶(LD)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H)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