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出租车改革意见出台网约车市场重新洗牌.doc

发布:2018-05-23约2.9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出租车改革意见出台网约车市场重新洗牌-金融银行论文 出租车改革意见出台网约车市场重新洗牌 文 /《中国证券期货》记者 凡志喜 7月28日下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出租车分为巡游出租车和预约出租车两类,首次提出将互联网专车纳入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明确了出租汽车行业定位,同时明确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网约车终于转正了 历经两年的努力,滴滴、优步、易到等网络预约出租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终于合法转正了。 7 月28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今年11 月1 日起实施。新政承认了网约车的合法性,这也是我国首部网约车监管法规。 “网约车出现以来,中国市场自发形成的专车、快车等服务的新形式发展非常快,它的优点和问题已经充分显现,如果不在国家层面上来明确网约车政策的方向,既不利于新兴网约车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保护各方利益,特别是乘客的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焦点问题引关注 网约车转正以后,对于私家车能否参与营运、网约车车辆报废问题、安全责任等这些焦点问题引发关注。 私家车能否参与营运?“符合相关条件的私家车,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转为合规的营运车辆后,可以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 网约车车辆条件,《暂行办法》规定为“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 万千米时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 万千米但使用年限达到8 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 对于安全责任方面,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刘钊表示:“今年以来,个别地方发生了网约车驾驶人对乘客抢劫、故意伤害的案件,考虑到有暴力犯罪的人员主观恶性和现实危害性大,《暂行办法》将无暴力犯罪记录作为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一道红线。” 《暂行办法》规定,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三年以上驾驶经历。二是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没有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三个积分周期内没有计满12 分记录。三是无暴力犯罪记录。 此外,《暂行办法》还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承担承运人责任”。这是否意味着如果乘客乘坐专车发生事故,将由出行平台来负责呢?“根据《暂行办法》来看,应该是由滴滴、Uber 等平台来负责,但是具体如何执行还得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易观互联网交通出行分析师张旭第一时间向汽车产经网进行新规解读,“这对各专车平台健全其管理质量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各平台需要对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做出详细规定。” 《暂行办法》出台后,滴滴出行负责人表示:“这对我国交通出行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暂行办法》更符合兼职为主的网约车分享经济新业态,给了市场、平台及司机更大的自主权,并肯定了顺风车、拼车等新的出行方式。”“《暂行办法》作为世界范围内颁布的第一个国家级的网约车法规,表明在如何监管网约车的探索上,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互联网+’和发展分享经济的思路和决心。” 出租车和网约车将各得其所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网络约车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既便利又便宜的出行方式,很受消费者信赖。由此我国已经成为网约车世界第一,但是网约车一直都是有名无份。出租车司机们对于这些抢走他们客人的“非法”网约车司机们一直耿耿于怀。各地因为网约车司机抢走了出租车司机的客源而围堵围攻网约车的新闻屡见不鲜。 此次《指导意见》明确,原有出租车和网约车将实现“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不仅要“坐得起”,也要“坐得上”,让不同层次群众的不同出行需求都被满足。 可以预料,随着网约车新政的落地与生效,网约车市场将迎来又一轮的调整,网约车与从业人员的数量会发生变化,网约车的市场定位也会进一步修正,平台对网约车的管理也会随之加强。与此同时,将网约车纳入到出租车行业考量,设置必要的门槛,配套合理的税费政策,维护市场公平,也会有效促进出租车不同层次服务的均衡发展,实现网约车、平台与消费者的三方共赢。 网约车与出租车,从“水火不容”到“各得其所”,内含改革创新精神,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扩展一点讲,进入互联网时代,由此而催生的新形式、新业态都会对传统相关产业构成“冲突与威胁”,这本身包含着“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创新的加快步伐,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