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轧机的CAD图纸++规范.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VC轧机的CAD图纸
1
2
冷轧机械设备
二辊实验冷轧机整体图
因轧薄和板形控制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板带冷轧机
轧机主要由工作机座和主传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工作机座是支撑和固定轧辊及导卫,调整辊缝(轧制线)位置、辊缝大小、辊缝形状的系统,包括轧液压弯辊装置、轧辊轴向串动调整装置、机架、上辊平衡装置、导卫装置等。
轧辊的转动、转向和转速是靠主传动系统的驱动和控制来实现的。
3
二辊实验冷轧机传动系统分解图
变速齿轮箱
传动齿轮箱
万向接轴
压下系统
4
压下电机
上辊平衡弹簧
轧辊转动的动力传递顺序:
主电动机
减速机
人字齿轮箱机
接轴
轧辊
轧钢用的主电动机容量和体积较大,目前大多选用交流电动机,依靠变频调速系统来得到轧钢工艺要求的变化的轧辊转速。
5
新型轧机
从传动侧看
6
从操作侧看
新型轧机
7
轧机模型
8
轧机模型
9
1.轧辊
锻钢工作辊
锻钢工作辊
锻钢支承辊
多辊轧机,比如六辊轧机,轧辊分为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承辊。工作辊直接与轧件接触。支承辊支撑着工作辊,通过工作辊接触轧件可以减小工作辊直径、增强工作辊刚度。
1.1轧辊种类及构成
10
冷轧辊是冷轧机的主要部件。轧辊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轴头和连接轴相连,传递轧制力矩。此外,还有制造、安装所需的某些辅助表面,如中心孔、紧固吊装用沟槽、螺孔以及轧机试运转前盘动轧辊用的带槽轴伸等。
冷轧工作辊可分整体工作辊和镶套辊两种。其中整体工作辊中又有实心辊和空心辊之分。
冷轧辊的直径超过400mm时,在锻造后大多在轧辊中心镗一个,170~250mm的中心孔。这样,当工作辊进行表面淬火时,可用冷水通过轧辊中心孔,提高淬火效果,保证淬火层的硬度和厚度。轧辊中心部分的金属往往具有疏松、气孔及其他缺陷,这些缺陷是淬火时产生应力集中的因素。镗了中心孔以后,可使轧辊经热处理后内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中心孔也可用来预热轧辊和生产中对轧辊进行冷却。
11
1-传动端;
2-辊颈;
3-辊身;
4-圆锥过渡区;
5-紧固件槽;
6-键槽;
7-辊颈润滑油沟;
8-平口;
9-内孔;
lO-双圆锥过渡区;
11-心轴;
12-硬质合金套;13-螺钉;14-轴向紧定用螺母
三种工作辊
12
支撑辊也有实心辊和空心辊两种。支撑辊辊颈有圆柱形(装设滚动轴承用)和圆锥形两种。采用圆锥形辊颈是为了便于拆装油膜轴承。锥度一般取1:5。空心辊的两端有中心孔塞,以便在车削轧辊时定心。支撑辊两边对称布置的吊装用槽,是专为吊装时挂钢绳而设置的。两端的盘车用槽,在轧机试运转前,可与专门套筒连接,以便在试运转前先用吊车盘动轧辊。
冷轧过程中,轧辊表面承受着很大的挤压应力和强烈的磨损,高速轧制时,卡钢、过烧等会造成辊面裂纹。因此,冷轧工作辊应具有极高而均匀的硬度,一定深度的硬化层,以及良好的耐磨性与抗裂性。轧辊具有良好的耐过烧、抗裂性是延长轧辊寿命的主要因素。降低轧辊硬度,虽能改善抗裂性,但耐磨性降低。因此,必须正确选择轧辊的表面硬度。
冷轧辊直径愈大,要求硬化层愈深,对钢的淬透性要求也愈高。
冷轧辊用钢均为高碳合金钢,主要钢号有9Cr、9Cr2、9Cr2W、9Cr2Mo。
13
轧件对冷轧工作辊巨大的轧制压力,大部分传递到支撑辊上。支撑辊既要能承受很大的弯曲应力,还要具有很大的刚性来限制工作辊的弹性变形,以保证钢板厚度均匀。
轧机支撑辊的表面肖氏硬度一般为HS45左右。目前为提高板厚精度与延长轧辊的寿命,支撑辊硬度有提高的趋势。支撑辊常用钢号有9Cr2Mo、9CrV及60CrMnMo等。
对轧辊制造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轧辊的机械强度、带钢的表面质量和轧辊的安装精度。
(1)保证轧辊机械强度所规定的技术要求。保证轧辊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轧辊铸造时,不允许有铸造缺陷,如气孔、砂眼、裂纹、夹渣及偏析等;锻造轧辊的坯料必须经多方均匀锻压,锻压比不得小于3;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应最小;保证轧辊接触强度所需的表面硬度。
(2)保证带钢表面质量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表面与带钢表面直接接触,因此必须保证轧辊表面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以保证带钢的表面质量。轧辊的耐磨性取决于轧辊的表面硬度。
14
(3)保证安装和轧制精度所规定的轧辊配合尺寸与形位公差要求。轧辊配合尺寸有辊颈直径、安装轴承的定位套筒和轴承紧固螺丝用的尺寸、工作辊与联轴器的配合尺寸,工作辊传动扁头的尺寸。
规定轧辊的形位公差包括辊颈的椭圆度和柱度公差、辊身相对于辊颈的同轴度、各端面相对于轧辊轴心线的垂直度、工作辊传动扁头的两平行平面相对于工作辊轴心线的对称度、轧辊辊颈上各台阶相对于辊颈的径向跳动、各键槽表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