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摘要] 目的 通过实际使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探讨该复方制剂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 将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5 mg,每日1次;B组给予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5 mg,每日1次;B组给予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此次治疗中,如遇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血压波动幅度过大等突发情况的时候,均进行利尿剂治疗。要求所有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在饮食方面,也指导他们以口味清淡为主。
1.3 观察内容
降压的效果:对研究对象每天2~3次,测右上肢卧位血压,观察8周后,血压下降及达到目标血压 140/90 mm Hg;不良反应情况,如水肿、咳嗽、晕厥等身体出现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0软件来处理数据。采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对照实行t检测,两参数的相关性实行相关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及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或 0.01)。患者用降压药物治疗后,第1周末血压开始下降,第4~8周的血压达到降压最大疗效,并处于平稳状态,第8周末,两组血压与起始基础血压比较见表1。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与B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2 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A组治疗过程中,共有8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2例头痛,3例头昏,3例咳嗽。B组共有15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2例头痛,3例头昏,2例咳嗽,4例面色潮红,4例身体水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复方用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明显。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心功能等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改变,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表明二者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各个系统均无明显影响[3]。据一些其他研究也证实,贝那普利是一种选择性ACEI制剂,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患者耐受性好。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CCB,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复方用药可使药效持续24 h以上[5]。Messerli FH等[6]报道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较氨氯地平单一治疗效果好,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患者水肿得到显著改善(85%)。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来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能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比单药治疗更快使血压达标[4]。
本次研究显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历经8周的疗程后,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比只使用氨氯地平更明显(P 0.05);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用氨氯地平的患者(P 0.05或 0.01),研究表明,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结合用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若长期联合使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不仅能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并持续保持其稳定,处于较低水平,并能随着血压的不断下降,降低尿蛋白的排泄,引起左室肥厚发生逆转,逐渐改善眼底的病变[7]。在使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运用中,显示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少,而只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发现有患者出现身体轻度水肿。使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没有发现此类情况。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单用氨氯地平未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血压,提高血压达标率。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