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
本次考试的试卷共分两卷,第一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50分。第二卷
为综合题,共50分。请将第Ⅰ卷正确答案写在第Ⅱ卷的答题表上,只交第二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中的小车先后沿什么方向行驶:
A.东方、东南 B.东北、南方 C.西方、西南 D.东南、南方
2、在室外看地图时,要让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应该面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读右图,回答3—5题
右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20°W B.20°S,20°W
C.20°N,20°E D.20°S,20°E
4、A点在B点的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5、关于A、B两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均位于低纬度地区 B.A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A、B两点均位于东半球
6、下图中的abcd分别应该是:
A.陆地、海洋、陆地、海洋 B.海洋、陆地、陆地、海洋
C.陆地、海洋、海洋、陆地 D.海洋、陆地、海洋、陆地
7、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 60°W B.60°E C.120°W D.180°
8、下面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身高1.63米指的是海拔高度
B.泰山高出崂山约500米是相对高度
C.泰山的玉皇顶高度是1545米是相对高度
D.我家的楼高13米是海拔高度
9、关于几种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
B.盆地的四周是高山或高原,中部一定是平原
C.高原的地表形态是一马平川
D.丘陵的海拔一定比平原要高
10、关于右边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a点爬到山顶比从b点爬到山顶的路程长
B.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C.d处表示的是山脊,e表示的是山顶
D.从b处到山顶坡度比较陡
11、关于地表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B.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C.风、流水都是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
D.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总是内力在先,外力在后
12、最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陆地和海洋高低起伏状态的是:
A.地形鸟瞰图 B.平面地图
C.等高线地形图 D.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13、当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的情况下,下列那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不正确的:
A.迅速躲到家中有管道通过的地方 B.迅速躲到比较坚固的桌子底下
C.迅速躲到有玻璃门窗的地方 D.迅速躲到墙角处
14、下列不不属于白色人种的是:
A.阿拉伯人 B.印弟安人 C.犹太人 D.塞族人
15、下列不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A.寒冷的极地地区 B.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C.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原始的热带雨林
16、教室里挂着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分别是①世界地图②中国地图③青岛地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的比例尺最大 B.②图的范围最广
C.③图表示的内容最详细 D.比例尺从小到大的顺序是③②①
读右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A、B、C三城市聚落在选址上的共同点是
A.依山而建 B.临河而建
C.临绿地而建 D.临矿产而建
18.A、B、C三聚落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三地同时
19、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A.英语 B.日语 C.汉语 D.俄语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化遗产:
A.比萨斜塔 B.九寨沟 C.布达拉宫 D.长城
21、世界上最长的山系位于:
A.北美洲 B.亚欧大陆 C.南美洲 D.南北美洲
22、甲飞机沿某一条纬线向某一方向飞行,又回到原出发地,乙飞机沿某一经线圈飞行,也回到了原出发地,那么:
A.甲和乙的方向都始终没有改变
B.甲的方向要发生变化,乙的方向不变
C.甲和乙的方向都要发生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