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武汉二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发布:2017-08-09约8.4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二中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72分 一、选择题(1分×30=30分) 1、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细胞在分化成熟的过程中吸水的主要方式不变 B、不同生存环境下的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一般不同 C、所有植物都只能依靠根尖吸收水分,并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D、蒸腾作用强弱与光照、大气温度等有关,但不受土壤溶液浓度影响 2、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右图所示,则有关各细胞液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A<C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分析图中小麦对不同元素需求量的数据,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 A、小麦对P、K的需求量与生长发育 时期呈正相关 B、在营养生长期,P可再利用,而K 不可再利用 C、果实和种子形成阶段,小麦对P的 需求量多于K D、开花期K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不重要 4、某兴趣小组利用溶液培养法,根据所给的 实验材料、用具(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若 干,广口瓶若干,完全培养液,只含铁培养液,缺铁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滴管,量筒等),验证铁的生理作用。试验内容如表: 序号 A瓶 B瓶 C瓶 1 a液 b液 c液 2 ① 3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4 变黄 变黄 绿色 5 ② 6 e色 黄色 f色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液:缺铁完全培养液,b液:只含铁培养液,c液:完全培养液 B、序号①内容:取长势相同的同种小麦幼苗等量分为三组,并分别放入A、B、C三个广口瓶中 C、序号②内容:向A、B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C瓶不做任何处理 D、e代表绿色(或转绿)、f代表绿色 5、用含15N标记的(NH4)2SO4给水稻施肥,经过放射性跟踪检测,结果在猪的唾液和尿液中均检测到15N的存在,那么唾液和尿液中最终检测到的15N的形成分别是由于 (  ) A、蛋白质水解、脱氨基作用 B、氨基酸脱水缩合、脱氨基作用 C、氨基酸脱水缩合、氨基转换作用 D、蛋白质水解、氨基转换作用 6、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7、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箭头表示单侧光) (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8、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图甲表示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则图乙中正确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的选项是 (  ) 甲                      乙 9、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变量:Ⅰ. CO2的吸收量(释放量);Ⅱ. 温度;Ⅲ. 生长速度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A、甲为①;a为Ⅲ 乙为③;b为Ⅱ 丙为②;c为Ⅰ B、甲为②;a为Ⅱ 乙为③;b为Ⅲ 丙为①;c为Ⅰ C、甲为③;a为Ⅰ 乙为①;b为Ⅲ 丙为②;c为Ⅱ D、甲为①;a为Ⅲ 乙为③;b为Ⅰ 丙为②;c为Ⅱ 10、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了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电子传递但无ATP的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 (  ) 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 C、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1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1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13、甲、乙两图分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其中甲图bc=cd,如图。试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刺激甲图a点,b点先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