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践探究.doc

发布:2017-06-05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践探究   摘 要:课堂展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将小组合作的课堂展示引入高职英语课堂,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观察、问卷调查以及学生的反思性评价,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反思”模式,并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结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实践研究;有效评价 1 引言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只有“授之以渔”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众多外语教师针对如何上好高职英语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 课前展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因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课前展示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1] 2 理论依据 以学生课堂展示(student’s presentation)为核心的PPS教学法, 起源于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该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学生主动建构的,强调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习经验富有个人意义并促进整个人的成长。该教学法的流程是: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然后其他同学就展示者所谈的课题展开讨论。[2] 就形式而言,课堂展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个人和小组两种; 就内容而言,可分为书中某个章节、教授指定的某篇文章,或个人自选相关文章[3] 3 实证研究 笔者分别选取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4级中药专业及15级医学检验专业四个班级各50名学生进行了两学期的实验。由于高职高专外语课堂中,班级人数较多,学生个人展示因时间、课时等限制不能很好开展。故本次实证研究中的课堂展示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根据教师所给主题选择相关话题,然后借助PPT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做口头展示 本次实践中,14级中药专业的学生进行传统的基于小组合作的课前展示,即学生分组课前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汇总,制作PPT,准备讲稿,课堂上台展示,教师打分点评。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监督:如以多位学生为单位的小组,在资料收集的前期准备阶段,完全依赖组内少数几位英语基础较好,或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2)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课堂展示,往往是课前3-5分钟,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操作展示,由教师给该组打分。但是这样的打分仅仅是对上台展示的单个同学的语言基本能力以及PPT的制作的评价,对于?M内其余同学缺乏有效的评价。3)缺乏有效的反馈及指导,很多时候课堂展示仅仅作为课堂导入、活跃气氛的一部分,展示结束后,教师给出分数以及寥寥数语的点评,该组同学的展示就结束了。学生也只把这种展示当作临时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也不清楚自己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使课堂展示流于形式 从以上归纳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反思” 有效的评价模式,对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促进高职英语课堂展示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价即是一种激励模式,我们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式,在课堂展示之前进行激励、课堂展示之中进行交流、课堂展示之后进行反馈,同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全面发挥课堂展示教学手段的作用和效果。[4] 因此,在评估展示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话题选用是否贴切,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规范,语音语调是否准确优美,仪态是否大方,与听众有无交流,PPT制作是否精美,有无突出主题,课件上中出现的语句语法是否正确,条理是否清楚,逻辑性等方面的因素,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有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 应摒弃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我们可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评价主体的不同作用,使整个评价体系客观公正,最大程度体现学生该项英语展示活动的水平。为了有效的评价各展示小组以及组内各成员的展示得分,我们构建了以下评价体系: (1) 学生组内评价 为了客观公正地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将每位同学在组内的表现纳入考核体系中,这就涉及到了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各位组员参照教师所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标准,实事求是,结合自身在完成PPT主题汇报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打出自评分;另一方面,各位组长带领所有组员对每位组员的表现和成效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