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印染废水污泥的资源化焚烧综合利用技术.doc

发布:2017-03-26约8.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印染废水污泥的资源化焚烧综合利用技术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3-27  浏览:122   印染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是一种不稳定的、含水率较高的废弃物,每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要排放含水率约99.2%的剩余污泥数百乃至上万吨,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急需处理的难题。作为污水行业发展的瓶颈,污泥处理和处置问题现在是所有污水处理厂都必须面对并感到头痛的一件事。   印染污水处理厂大部分的污泥是未经安全处理处置的,只有10%是通过堆肥技术等方式来处理处置后回用到土地的,20%的污泥采用填埋的方式,少量的污泥采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的方式,剩下70%的污泥进行简单的外运,随意填埋或堆放。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现有污泥消化池能够正常运行的为数也不多,有些根本就没有运行。有些地方的污泥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便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不安全的隐患。   在印染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全面执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统称为“四化”处理和处置)的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印染污水治理系统工程达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目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印染废水处理的污泥来源和危害   1.1印染废水处理的污泥来源   印染废水处理中,将废水中的可溶性或不溶性污染物,部分或全部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将其以污泥的形式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使废水得到净化。印染污泥来源于废水处理的各工序,主要包括废水的预处理栅渣、物化污泥、生化污泥等。废水处理所采用的工艺和处理深度不同,污泥量和成分也有所差异。   1.1.1栅渣   因纺织印染的原料、工序不同,棉纺印染、毛纺印染、丝绸染整、麻纺印染和化纤及其混纺行业废水的预处理栅渣均有所不同。如棉纺印染行业的预处理栅渣主要来源于天然纤维素除杂、纱线整理、坯布处理等工序排出的细小纤维、纱线、碎布条等。   1.1.2物化污泥   印染废水的物化污泥来源于废水的混凝沉淀或混凝气浮处理单元,废水的来源及所加混凝剂、絮凝剂种类和用药量不同,污泥的成分及污泥量均有所不同,主要为浆料、纤维杂质、染料和混凝、絮凝药剂的结合体。   1.1.3生化污泥   印染废水的生化污泥来源于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包括厌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等排出的剩余污泥。生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较高,但一般比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少(一般少于50%)。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根据处理的工艺级别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初沉污泥(Primary),只经过物理-化学处理;二沉污泥(Secondary):生物处理后的污泥;三沉污泥(Tertiary):脱磷/脱氮后的污泥。   根据污泥的性质,又可以区分为:未消化生污泥(undigested);消化污泥(digested)。   1.2印染污泥的特征和危害   1.2.1印染污泥的特征   印染污泥不同于其它的固体废物,在于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含水率高,多达70%以上,这部分水份难以焚烧,运输成本高,堆放占地面积大,直接填埋则会使填埋场提前报废。   2)微生物、病原体含量高,不加处理,直接施用或弃置,可能会污染食物链。   3)恶臭污染环境,同时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的20倍)。   4)超细粉末,在热干化和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危险。   5)含有重金属,如果不加控制施用,可能污染土地,造成不可逆的耕地退化。   目前污泥的危害还鲜为人知,常常被非法取用,造成土地的重金属积累超标、土地板结,人类居住环境和食物被无意中污染和破坏。欧共体将污水厂和自来水厂污泥划为“特殊垃圾”(不是“危险垃圾”),必须具有企业资格的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妥善处理,不得弃置。   1.2.2印染污泥的危害   印染污泥具有潜在的“有害性”,尽管污泥含有丰富的养分,但是也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银、镍、锑、砷、铅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氯化苯酚、邻苯二甲酸盐(PVC增塑剂)、邻苯基苯酚、有机锡化物、杀虫剂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从污泥潜在的“危害性”来看,污泥如不有效进行处置,有可能会带来以下危害:   1)病原体污染,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易分解腐烂,带来强烈的恶臭味,伴随带来的大量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据检测,在新鲜污泥中存在着上千种病原体。这些污泥如任意堆放,就会污染水体与土壤,导致食物链感染,最终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2)过量盐分污染,污泥中由于存在着相当分额的无机物(如食盐或元明粉、无机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