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化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盐碱地改良办法 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3、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 4、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5、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 1、什么是盐渍化 盐渍化是指水灌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 2、成因—农耕区因为气候较干旱,农业生产需要灌溉水源,但灌溉措施不当,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地下的盐类物质被带到地表,地表水蒸发,盐分在地表聚集。 (二)、形成盐碱土的条件: 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 2、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 在潮湿的天气里,雨水能将盐分冲走而不致造成伤害;但在干热天气,因为灌溉水没有排出,地表形成积水,水遇热而蒸发,留下有害的盐分, 盐分积聚的危害足以严重到使作物枯萎而死,寸草不长 ,形成盐碱地 3、海水入侵 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细胞透水性较一般植物强,它从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到叶片都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的泌腺排泄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它便能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多余的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 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 盐碱地治理 胡扬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