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运动和力.doc

发布:2017-09-21约5.8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7分) 1.观察苹果下落时时的频闪照片(图11-25),可知苹果作 运动。 (选填 “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2.观察一辆自行车,它在工作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害”和“有益”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 “有益”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 。 (2) “有害”摩擦: ,减小摩擦的方法: 。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走”又是以 为参照物。 4.图11-26中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 5.家用暖水瓶的的大约是4 。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2 。 6.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一名乘客,欲光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 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11-27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 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 km。 7.有一句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种描述是以 为参照物的。 8.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如图11-28所示,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 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 , 二是力的作用力是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9.某飞机作匀速直线飞行,在10min内飞了120km,则飞机的飞行速 km/h 。 经过半小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m/s 。 10.小华家距学校5.4km,他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3. 6km/h。小华改骑自行车后,上学时间平均少了72min,那么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 m/s。在小华骑行的过程中,以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11.投掷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上飞行,是由于 ,它最后会下落到地面是因为 。 12.短跑运动员起跑都采用蹬式,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人就获得向 的力,这是因为 。 选择题 1.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2.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 3.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船 C.河 D.岸上的树 4.某同学骑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40m/s B.20m/s C.10m/s D.5m/s 5.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6.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递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宇宙飞船 7.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