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docx

发布:2020-12-17约3.32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又欲作 “推 ”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 ① 出自《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________ ② 又欲作 “推 ”字 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 “炼字 ”的角度对比 “敲 ”“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 “敲 ”字? 【答案】 ( 1)在;想要 2)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3)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解析】 【分析】( 1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结合课内所学 ①“于 ”翻译为 “在 ”;②“欲 ”翻译为 “想要 ”。 2)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引手:伸手;势:动作。 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 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 “推 ”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故答案为: ⑴ 在;想要 ⑵ 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⑶ 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 本题考查考生对出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基础上进行分析。 2.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 【甲】 史称 真卿 ① 立朝正色, 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 “ 公 ”而独 奸 杞所忌遣 李希烈竟被 害。 其赴火 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 ,宋祁称其 “笔力遒婉 ”,今披 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 画沙,直透 背, 忠 之气,犹勃勃楮墨 。朕重其人,益 其 ,不啻 ② 逾于球 ③ 璧矣。 ( 自《跋 真卿墨迹后》) 【乙】 真卿仕 元、 、代、德四朝, 至影迫桑 ,不少懈其 国之心。故 以正色公言, 于 ④ 元 、 炎、 杞 奸, 劾 斥,至于七、八。 不 身,所志必达,而 杞陷。李希烈反, 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 ,以宰相 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 薪欲焚,多端迫 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 月,卒 之于蔡州。 呼!自平原倡 ,至此乃有以 公之志矣 ??夫如真卿者,所 从容就 , 也。 ( 自《史林 》) 【注】 ① 真卿:唐朝名臣、 法家。唐玄宗 登 士甲科, 任侍御史等 。安史之乱 爆 ,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 ,封 郡开国公。 “文忠 ”。 ② 啻:止, 。 ③ 球:美玉,特指玉磬。 ④ 见 ??于??:表被 。 (1)下列 【甲】文中画 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是( ) A. 天下不以姓名 / 称咸曰 “ 公 ”/而独 奸 / 杞所忌遣 / 李希烈竟被 害。 B. 天下不以姓名称 / 咸曰 “ 公 ”/而独 奸 杞所忌 / 遣 李希烈 / 竟被 害。 C. 天下不以姓名称 / 咸曰 “ 公 ”而独 / 奸 杞所忌 / 遣 李希烈 / 竟被 害。 D. 天下不以姓名 / 称咸曰 “ 公 ”而独 / 奸 杞 /所忌遣 / 李希烈竟被 害。 (2)下列句子中划 的意 和用法,相同的一 是( ) A. 宋祁称其 “笔力遒婉 ” 其真无 邪(《 》) B. 今披 迹 是以先帝 拔以 陛下(《出 表》) C. 于元 、 炎、 杞 奸 使人之所 莫甚于死者(《 我所欲也》) D. 李希烈反 , 诏遗宜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 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