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三所一队一科两基地污水管网工程(II标段)顶管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沙坪坝区三所一队一科两基地
污水管网工程(II标段)
顶
管
专
项
方
案
编制单位:重庆市武隆县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日期: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管道施工 - 2 -
3.1、管线设计 - 2 -
3.2、顶管方案的选择 - 2 -
3.3、顶管计算 - 4 -
3.4、顶管设备安装 - 5 -
3.5、工具管 - 9 -
3.6、顶管测量控制 18
3.7、顶管常见问题 21
3.8、顶管施工对地面构筑物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26
四、人员、机械和材料计划 28
4.1、项目经理部人员 28
4.2、顶管施工人员 28
4.3、主要设备计划 29
4.4、主要材料计划 31
五、顶铁、分压环、机头构造图 32
顶管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3年3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三所一队一科两基地污水管网工程》施工设计图。
1.2、与市政管道施工相关法律法规。
1.3、与市政管道施工相关检验及评定标准。
1.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实际环境及有关施工条件。
二、工程概况
2.1、地质概况
地层结构主要上部填土厚度约2.1~6,5m,中部为第四系粉质粘土厚约1.3m,下伏基岩围岩等级为强风化泥岩、局部砂岩为V级,填土为VI级;各段顶管埋深分别为W-86(5.94m)、W-87(6.92m)、W-88(6.59m)、W-89(6.49m)及W-91(5.34m);结合地勘资料显示,管道顶进,主要穿越下伏强风化岩体内,局部穿越填土层,整体地质条件较差。
2.2、结构概况
本工程采用顶管施工的污水管段,主要由沿碚青路西侧设计W-86号接收井至W-87号双向顶管工作井至W-88号双向接收井段,W-88号双向接收井至W-89号双向顶管工作井穿越碚青路和W-89号双向顶管工作井沿青东路W-90号中间钢砼检查井及W-91号接收井共同组成,总长364 m,共计两座顶管工作井,两座单向接收井,一座双向接收井,一座钢筋混凝土检查井。
其中本次青东路顶管线一段为起点W-87,终点为W-86长度90m,二段起点W-87,终点为W-88长度74.02m;跨越碚青路由起点W-89,终点为W-88长度60m;沿青东路段由起点W-89,终点为W-91长度140m,中间加设W-90号检查井。
三、管道施工
3.1、管线设计
由于本工程的地下管线有沿碚青路纵向供水、弱电及燃气管道和沿青东路电力、给水、弱电、燃气及已建排污管线。管线根据具体位置、走向、坡度、埋深等以设计图纸作为依据,结合探沟、探坑等物探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对管线的平面位置进行合理化调整。调整后的管线图经报请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该段顶管作业计划采用的管道为DN900mm,壁厚δ=90mm,单根管段长度L-2m,管节端口采用双插口F型连接。
3.2、顶管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共设置2座工作井(W-87号及W-89号双向顶管工作井),采用2个工作井同时单向顶进的施工方案(W-87顶向W-86,W-89顶向W-88,该部分顶管施工完成后,调向从W-87顶向W-88及从W-89顶向W-91),顶管完成后进行检查井施作。顶管顶进断面多为强风化原状页岩或泥岩,埋深5.345~6.915m之间,土石结构短时间内较稳定,拟采用敞开、手掘式开挖配合液压千斤顶机械顶管。对机头前岩石拟采用风镐破碎(局部采用水钻),辅以人工凿石的方法施工,然后人工装土石到小车上,安装运渣轨道,用双筒慢速卷扬机牵引至井内,再用门吊吊出装车外运。具体施工顶进顺序如下图3-1所示。
3-1 顶管顶进施工顺序图
施工操作者须密切注意土层变化,取土速度与千斤顶的顶进速度相匹配,避免土体超挖太多,造成地面沉降太大。前方取土与后方顶进密切配合,以保持开挖面的稳定。顶管机内设置纠偏油缸控制顶进方向,前三节管设置千斤顶孔用于曲线开缝用。前几节管根据需要用拉杆连接起来。
每段顶进开始后则顶进施工做到连续工作,当进行设备保养维修而暂停顶管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开挖面的稳定,停顶时要求机头土体自然平衡。顶进时管道内采用低压(≤36V)照明和管道风机通风,配备沼气监测仪对管道内空气进行检查,并保持管道内的清洁。
3.3、顶管计算
?推力的理论计算:(以Φ900mm计算)
??? F=F1十f2
??? 其中F—总推力
??????? Fl一机头阻力??? F2—顶进周边阻力
3.3.1、机头正面阻力
F1=πD外/4×P
式中:D—管外径0.99,取1.0m
P—控制土压力
P=K0γH0
式中:K0——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γ——土的湿容重,取1.9t/m3
H0——地面至管中心距离(取大值),6.365m,按7m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