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第5章-14-1127-数字信号载波传输1.ppt

发布:2017-05-23约5.79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2/6 设计缺陷及其修正: 传号差分码方式(即“1”码相位跳变,“0”码相位不变)解决当前码元的相位可能是0或?的相位模糊问题 相移A方式:当前码元的相位相对于前一码元的相位变化为0或?。对传号差分码出现长连“0”串或空号差分码出现长连“1”串时仍出现长连串无相位跳变现象,导致在接收端无法确定码元起始时刻问题 相移B方式:当前码元的相位相对于前一码 元的相位变化为??/2,在相邻码元之间必定 有相位跳变,在接收端 检测此跳变就可确定码 元起始时刻,提供码元 定时信息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3/6 2DPSK信号调制模型: 工作原理:先对输入二进制 序列进行差分编码(即把绝 对码变换为相对码),再进 行调相,以产生2DPSK信号 绝对码与相对码之间的转换: 码变换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4/6 2DPSK信号调制模型(续): 波形关系: 绝对码 相对码 PSK调制 *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5/6 2DPSK信号的解调: 相干解调: 波形关系: 本地载波 乘法器输出 低通输出 相对码输出 2DPSK信号 绝对码输出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6/6 2D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D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表达的形式与2PSK相同 2PSK表达式中s(t)对应于绝对码序列 2DPSK表达式中s(t)对应于码型转换后的相对码序列 2DPSK信号的带宽: 大 纲 概述 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2ASK信号 2FSK信号 2PSK/2DPSK信号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 概述 影响载波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 信号传输过程所受到的各种干扰 信号间的串扰 系统噪声 数字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误码率衡量系统抗噪声性能的重要指标 系统在信道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性能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的分析条件: 信道特性:恒定参数信道(即在信号频带范围内具有理想矩形传输特性) 信道噪声:平稳高斯白噪声(其均值为0,方差为sn2) 2ASK信号相干解调-1/5 2ASK相干解调系统模型: 发送端输出信号: 2ASK信号: 一个码元间隔内的发送端输出波形: 对单极性NRZ矩形脉冲序列g(t)=A0 2ASK信号相干解调-2/5 窄带滤波器输出噪声(窄带高斯噪声): 一个码元间隔内窄带滤波器输出: 相干解调后经低通滤波的输出: ni、nI和nQ均为窄带高斯噪声 ?为系统衰减系数 2ASK信号相干解调-3/5 第k个码元的判决器输入的抽样值(第k个码元的抽样时刻为kTs): 对单极性NRZ矩形脉冲序列,第k个码元的判决器输入的抽样值:属高斯随机变量 相应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2ASK信号相干解调-4/5 判决规则: 发送“1”时误判为“0”的概率: 即抽样值x?D的概率 发送“0”时误判为“1”的概率:即抽样值xD的概率 2ASK信号相干解调的误码率: 2ASK信号相干解调-5/5 最佳门限问题: 求极值: 最佳门限为: 若发送“1”和“0”的概率相等,即P(1)=P(0),则: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1/7 2ASK非相干解调系统模型: 2ASK信号在一个码元间隔内窄带滤波器输出: 任意波形脉冲序列: 单极性NRZ矩形脉冲序列: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2/7 包络检波(低通滤波)输出为: 窄带高斯过程相关理论和结论: 发送“1”时的抽样值属广义瑞利型随机变量 发送“0”时的抽样值属瑞利型随机变量 对应的一维概率函数为: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3/7 判决规则: 发送“1”时误判为“0”的概率: 即抽样值x?D的概率 发送“0”时误判为“1”的概率:即抽样值xD的概率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4/7 Marcum Q函数的定义: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的误码率: D0:归一化门限值 归一化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5/7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的误码率: 最佳判决门限: 若P(0)=P(1),则两概率密度曲线的交点为最佳判决点,即: 超越方程;需数值解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6/7 最佳判决门限: 超越方程的近似解: QSN很大时: 非相干解调误码率的下界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7/7 对比分析: 相干解调: 非相干解调: 分析: 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相干检测法的误码性能优于包络检波法的性能 在大信噪比条件下,包络检波法的误码性能将接近相干检测法的性能 包络检波法存在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