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案例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灣鋼鐵產業政策芻議
STEEL Up Policy in Taiwan
傅 思 婷1 ■ 吳 榮 華2 ■ 莊 允 中3 ■ 蔡 潔 娃4
S.T. Fu1 J.H. Wu2 Y.C. Chuang3 C.W. Tsai4
1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生
2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副教授
3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組長
4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產業分析師
鋼鐵業受景氣循環影響甚巨,目前台灣鋼鐵需求已臻成熟,國內之基礎建設、環境良好,產業垂直體系完整且具群聚效應。惟上下游產業結構失衡、鋼品進口零關稅,以及國內相關環保政策措施等,可能對鋼鐵業發展產生衝擊。
本文首先介紹台灣鋼鐵業之發展趨勢與現況,並以產業競爭力模型(含五力分析、鑽石模型及SWOT)分析國內鋼鐵業之競爭優勢,進而提出鋼鐵政策(STEEL Up Policy)芻議,以作為日後國內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研擬之參考。
The steel industry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business cycle, the present steel demand in Taiwan is steady, domestic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s are fine, and industry integration vertical system shows clustering effects. However, industrial structure out-of-balance, zero tariffs of steel product imported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y assault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eel indus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industry in Taiwan, then uses industy competitiveness models (i.e. five forces analysis, diamond model, and SWOT) to analys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domestic steel industry. In addition, a “STEEL Up Policy” is propo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drafting steel industry policy in Taiwan.
壹、前 言
鋼鐵業屬於技術、資本、能源密集之產業,其產業關聯度高,與汽車、營建、航空、造船、機械、電機、國防等關係密切,夙有工業之母之稱,且用鋼成長率與GDP相關,為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支柱。
產業政策係指政府為達產業發展目標,或解決產業發展問題所採取之干預行為。政府配合經濟發展,通盤考慮環境、經濟、社會的影響與效益,制訂適宜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使其發揮工業火車頭的角色,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
我國上游粗鋼產量不足中下游所需,而中下游鋼品生產過剩,需仰賴出口去化,加入WTO後更受國外鋼品零關稅、低價傾銷之衝擊,此外環保亦為鋼鐵業發展之重要課題。近年新興國家基礎建設投資穩定成長,鋼鐵需求增加,中國、印度等國均制訂「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期望振興國內鋼鐵業成長;已開發國家(如日本、韓國)亦制訂鋼鐵政策,作為產業發展之依據。基於上述國際發展趨勢,台灣宜考量制訂相關產業政策,引導鋼鐵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發展目標。
本文首先介紹台灣鋼鐵業之發展趨勢與現況,並以五力分析、鑽石模型分析國內鋼鐵業之競爭優勢,再以產業分析結果為基礎,研擬SWOT策略分析矩陣,最後提出鋼鐵政策芻議,以作為日後國內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研擬之參考。
貳、台灣鋼鐵業趨勢與現況
一、台灣鋼鐵業發展趨勢
台灣鋼鐵業之發展與國際密切連動,因此需先明確地定義台灣在國際鋼鐵市場的定位,從而規劃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分析各國的趨勢、現況,並歸納我國鋼鐵業之發展狀況如下:
(一) 鋼鐵需求平穩成長
台灣鋼鐵業的發展大致與日本、韓國等已開發國家相似,國內鋼鐵需求進入成熟時期,2007年台灣粗鋼總產量為2,090萬公噸,表面消費量為2,562萬噸,整體呈現平穩成長趨勢。
(二) 鋼鐵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國內鋼鐵原料包含鐵礦砂、焦煤等供給完全仰賴進口,廢鋼則為部分進口。國際鐵礦、能源等原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也因油價上升而提高,致使鋼鐵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三) 鋼鐵經營環境
國內鋼鐵業基礎建設、環境良好,產業垂直體系完整且具群聚效應。惟產業結構上瘦下肥,即上游粗鋼供給不足,而中下游加工能力較強,使其需仰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