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检验(师)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docx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检验(师)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可导致漏出液产生的原因是
A.细菌性感染
B.静脉回流受阻
C.外伤
D.淋巴(江南博哥)瘤浸润
E.化学物质刺激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导致漏出液产生的机制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淋巴回流受阻、钠水潴留等。
(2.)尿液的真酸度是指
A.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
B.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氧离子饱和浓度
C.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钠离子浓度
D.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OH离子浓度
E.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钾离子浓度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真酸度指尿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
(3.)来自牧区的一位患者,上肢某部位皮肤红肿并出现水疱、中心区组织坏死变黑,分离到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专性需氧,两端平齐,呈竹节状,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可能是
A.产气荚膜梭菌
B.肉毒梭菌
C.炭疽芽胞杆菌
D.蜡样芽胞杆菌
E.产单核李斯特菌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两端齐平,呈竹节状。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芽胞杆菌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侵入机体引起炭疽病。
(4.)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的厚度为
A.3mm
B.4mm
C.6mm
D.2mm
E.5mm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的厚度为4mm。
(5.)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呈现假阴性结果的物质是
A.肌红蛋白
B.对热不稳定酶
C.VitC
D.氧化剂
E.菌尿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尿液中含有肌红蛋白、对热不稳定酶、氧化剂或菌尿,可使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呈现假阳性结果;尿液中大量VitC的存在(100mg/L),可竞争性抑制反应,产生假阴性结果。
(6.)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尿胆原测定用
A.硝基铁氰化钠法
B.偶氮反应法
C.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D.酸碱指示剂法
E.醛反应法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尿胆原测定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
(7.)急性炎症时,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
A.增生
B.坏死
C.核异质
D.再生
E.化生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急性炎症以变性(肿胀性退变)、坏死为主。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8.)胆红素结晶见于
A.肺结核
B.肺吸虫病
C.肺脓肿
D.支气管扩张
E.脓胸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胆红素结晶见于肺脓肿。
(9.)以下哪项不属于阴道滴虫外观的特点
A.倒置梨形
B.比白细胞大
C.有2根前鞭毛
D.有1根后鞭毛
E.体侧有波动膜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滴虫呈梨形,为白细胞的2~3倍,适宜生长温度为25~42℃,最适pH5.5~6.0。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有1根后鞭毛。
(1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30%
B.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
D.周围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出现干抽
E.周围血中易见盔形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CLL的诊断标准: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60%,骨髓40%。
(11.)血清钾的参考值为
A.3~5mmol/L
B.3.5~5.5mmol/L
C.4~5.5mmol/L
D.4.5~6mmol/L
E.4~6mmol/L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血清钾的参考值,血清钾的参考值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2.)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为
A.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B.氧化酶阴性,氧化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C.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无鞭毛,有芽胞
D.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E.氧化酶阳性,氧化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气单胞菌有单极鞭毛,运动极为活泼,无芽胞,有窄的荚膜。能发酵葡萄糖产酸,氧化酶和触酶试验阳性。
(13.)根据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吲哚、尿素酶及鸟氨酸脱羧酶将其分为几个生化型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E.8个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根据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吲哚,尿素酶及鸟氨酸脱羧酶反应,将其分为8个生化型。
(14.)CSF氯化物含量参考值为
A.98~106mmol/L
B.78~98mmol/L
C.53~69mmol/L
D.58~78mmol/L
E.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