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iMAX技术试题.ppt

发布:2017-03-24约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iMAX技术 互联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之二 WiMAX技术简介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是一种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宽带技术,主要用于无线城域网(WMAN)“最后一公里”的接入。 WiMAX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的一种空中接入技术,提供一种在城域网接入多厂商环境下,有效实现设备互操作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 WiMAX论坛成立于2001年,Intel等众多企业参与推动其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发展。 WiMAX是“无线+宽带”技术路线的产物,运用了OFDM、MIMO等技术,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宽带优势;被称为“3.5G”技术,2007年成为3G领域的第四个技术标准。 WiMAX技术简介 IEEE802系列标准的划分 在无线通信领域,有4个工作组在进行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 无线个域网(WPAN)——802.15 无线局域网(WLAN)——802.11 无线城域网(WMAN)——802.16 无线广域网(WBAN)——802.20 四种技术标准覆盖范围由小到大,分别包括了多种具体的技术手段。 无线通信标准的划分 WiMAX技术简介 WiMAX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WiMAX的优势 传输距离远 最大可达30~50公里 所需基站少,硬件成本低 接入速率高 采用OFDM和MIMO技术 最高可达70Mbps 提供服务广 扩展性好(与WiFi相比) 可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 WiMAX的劣势 设备发展滞后 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研发投入有限 移动接入效果不佳 充当蜂窝网时,移动接入时延较大 WiMAX技术简介 802.16a (Jan 2003) 扩展到2-11 GHz,允许非视距传输,支持PMP,用于“最后一公里”无线接入; 802.16 (Dec 2001) 固定式宽带无线访问系统的空中接口,10 – 66 GHz,视距传输,单载波调制; 802.16c (2002)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标准增补文件:详细系统框架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标准(10~66GHz、11GHz),802.16标准系列比较成熟并且最具有实用性的一个标准版本; 移动和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标准,对MAC/PHY增强以支持车速移动。 802.16d (Oct 2004) 802.16e (Dec 2005) 802.16标准的发展 WiMAX标准体系结构 目标频段:2-66GHz 视距非视距应用 调制方式:SC,OFDM,OFDMA 双工方式:TDD,FDD 灵活的带宽和帧长: 帧长:2ms~20ms 带宽:1.25M~20M 物理层 汇聚子层(CS ) 分类功能:将外部网络数据映射到MAC SDU,并转发给相应的连接。 接收MAC层的CS协议数据单元。 公共部分子层(CPS) MAC层的核心 系统接入、连接管理(建立/维护)、调度等 安全子层 鉴权、密钥交换和数据加密 WiMAX标准体系结构 MAC层 WiMAX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802.16d 802.16e 频段 2~11GHz 66GHz 带宽 1.75MHz~20MHz 1.25MHz~20MHz 子载波数 256(OFDM) 2048(OFDMA) 256(OFDM) 128、512、1024、2048(OFDMA) 移动性 固定或便携 中低车速 传输条件 LOS(视距)、NLOS(非视距) 峰值速率 75Mbps(20MHz) 15Mbps(5MHz) 调制方式 QPSK、16QAM、64QAM 接入控制 主动带宽分配、轮询、竞争接入相结合 QoS 支持5种QoS等级:UGS、rtPS、ertPS、nrtPS、BE 省电模式 不支持 支持空闲(Idle)、睡眠模式 链路自适应 AMC、功率控制、HARQ 双工方式 TDD、FDD 小区间切换 不支持 支持 WiMAX关键技术 OFDM技术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Multi-carrier frequency OFDM frequency FDMA系统演进(图示) OFDM技术的核心思想: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子信道上进行传输。频谱相互重叠,提高频谱利用率。 时域上引入CP(循环前缀),减轻多径延迟引起的符号间干扰的影响。 WiMAX关键技术 OFDM技术主要步骤 载波调制 对比特流进行QPSK或QAM调制 经过串并变换和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 加入“循环前缀”,形成OFDM码元 输出正交的基带信号 加入同步序列 信道估计序列 载波解调 进行同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