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水土保持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309 线青岛至兰州公路祁家南山(宁甘界)至汉家岔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6章水土保持方案
第6 章 水土保持方案
6.1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6.1.1 水土流失现状
据现场调查,会宁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
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 ”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
地便有 1.07 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拨2200 米的山
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
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水土流失类型属风
蚀水蚀交错分布区,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本
项目线所经会宁县周边属甘肃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项目区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的北祁连褶皱带。整体
位于祁连山北侧,由下古生界组成的褶皱、断裂以及加里东期复式岩体为主体,
构成一系裂次级复背斜和复向斜等,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
积第四系风积黄土。
2
根据相关资料,结合外业调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蚀模数为2500t/km .a,
2 2
风蚀模数为 1400t/km .a,合计土壤侵蚀模数为3900t/km .a,侵蚀强度为中度。
2
项目建设区原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640t/km .a,侵蚀强度为中度。
6.1.2 水土保持防治现状
多年来,项目区各市、县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以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
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建设目标,按照“生态优先”、“预防
为主”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山、水、田、林、路统
筹规划,工程、植物、封育措施配套,治理、开发、保护并举的办法,积极开
展生态工程建设,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水土保持工作从点到面,从单项
分散治理逐步发展到按小流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从单纯治理转向防治并重、
预防为主,从防治型治理转向开发型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6.1.3 同类型区公路建设方面的水土保持经验
通过对平定高速现有公路沿线的现场调查,以及对相关公路建设管路部门
和水保部门的访问得知,当地在公路建设方面有许多防治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146
G309 线青岛至兰州公路祁家南山(宁甘界)至汉家岔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6章水土保持方案
可供本工程借鉴,主要有:
(1)工程措施
①在公路沿线及取弃渣场布设边沟、急流槽、截水沟、排水沟、消力池等
接排水工程措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②对高陡边坡采取了削坡开级、放缓边坡、稳定坡面的措施,对岩石结构
松散、易产生崩塌、泻溜的边坡采取喷浆护坡、打井桩灌浆固定、钢丝网拦护
等防护措施,有效防止了坡面碎石的滑落,从而减轻或消除了公路运营过程中
的不安全因素。
③由于项目区土质疏松,遇暴雨公路土质路堑边坡极易被水流侵蚀,在公
路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级实体式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稳定了坡脚。
④对于路线经过岩石易风化、且较破碎路段的坡面,采取了浆砌石护坡;
在坡积层疏松路段,设置了内护墙,有效防止了边坡失稳;在路线经过的陡填
而无放坡条件的地段,设置了路肩式挡土墙、堤等收坡工程。
⑤在公路临河水一侧的河流顶冲段或压缩河床地段,采用了浆砌片石浸水
挡墙防护,减轻了重力侵蚀对公路正常运营的影响。
(2)植物措施
在公路边坡、坡角、碎落台、坡顶、路基两侧等部位布设植物措施,植物
措施的乔、灌、草种均以乡土树草种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提升了植物
措施的绿化美化效果,有效地控制了布设部位的水土流失。
经调查,已建公路绿化美化的乔灌主要有国槐、青海云杉、刺柏、紫丁香、
柠条、紫叶小檗、月季等;常用草种有扁穗冰草、早熟禾等。
(3)临时防护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道路、施工场地及土石方流转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