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京中考改革方案.docx

发布:2018-11-17约4.7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中考改革方案   篇一:XX历史中考方案   XX年陕西历史中考   一.考试范围:   7-9年级历史课本,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二.试卷结构   1.知识内容比例及分值   中国史约占65%,世界历史35%。历史总分40分,中国古代史9到11分,近代史14到17分,世界史12到17分。基本上古代史10分,近代史14分,世界史16分。   2.试题类型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等。选择题:约30% 非选择题:约70%。在史政合卷中选择题10到12分,非选择题28到30分。   3.难度分布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难题分值比为4:3:2:1,总体难度控制在仍然以知识考察为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   三、备考建议   第一,宏观上构建知识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总体而言,古代史对时间要求没有近现代史(包括中国和世界两部分)那么高,空间轴主要由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构成,这就要求对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任务有全面的把握。这样大家就要有可以好查阅的笔记。   第二,中考重点永远是重点,这不会变。重点知识要依据每年的考试大纲为依托,准确记忆,必要扩展。文科知识不嫌多,所谓“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文科强调博闻强识(志),丰富准确的记忆是基础。   第三,必要的方法作为辅助。选择题最常见的排除法,主观题以问题为核心去阅读资料,而不是相反。足够的试题体验。等等   第四,新题型告诉我们,从今天起,识记,做题,纠错,从今天起关心历史图片(册),关注时政热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   - -   - -   - -   - -   篇二:XX年中考备考策略   XX年中考研讨会资料   XX年中考备考策略   新一届初三年级的到来,又是一次大历练,我们教师又一次来到初三毕业年级,将与学生一同应对XX年的历史中考。总结经验,备战中考,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与同行们交流。   一、整合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首先要细致研读分解《XX年中考说明》,明确需要复习的知识性内容有哪些,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要明确《中考说明》中各类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最后要加强基本史实的学习与掌握,将历史知识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在知识网络体系下记忆知识、巩固知识。以上这些在我们初三复习阶段中,主要是由第一轮单元复习完成,举例: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归纳》   新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49年)   五四运动 1919年: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开端中共成立 1921年: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1927年 发展中共探索革命道路1927-1937年: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1945年 胜利人民解放战争胜利1946-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   ②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部分)   二、构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 带领学生记住基本知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点内在联系。将历史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呈现出来。以上在初三复习阶段中主要是由第二轮专题复习完成,举例:①思想解放运动   ②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以时间为轴)   三、强化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凸显历史学科的借鉴功能   这个理念主要在我们复习阶段第三轮强化复习中完成,即热点和周年大事的复习。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关注时政新闻,特别是XX年下半年至XX年上半年国内外主要新闻事件和3月份“两会”的内容,将收集到的时政新闻热点和考点结合起来,编制成试题拿给学生练习或测验。举例①XX年北京APEC 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③乌克兰问题④XX年“两会”⑤XX年的新产生的纪念日,如: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十二届人大提出),12月13日全国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等等。   四、注重新史观在复习阶段的渗透   在复习阶段上课,需要学会多用新史观来重组知识,多方位全角度地审视历史,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多史观看待历史的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常用到①革命史观范式来看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入侵,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以及伴随着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②文明史观整合历史知识。文明史观下世界现代史即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演进,表现为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1917年十月革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