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必修.pptx

发布:2022-11-16约2.91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学; ; 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 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3、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对此应怎样理解?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明白明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政治制度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相权过重 明初沿用元制中央设中书省 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相权过重 明初沿用元制中央设中书省 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措施:明太祖 1380年 诛杀现任丞相 废中书省和丞相 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胡惟庸案大捕杀;思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 ;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相权过重 明初沿用元制中央设中书省 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措施:明太祖 1380年 诛杀现任丞相 废中书省和丞相 以后不许再设丞相 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弊端日益显露;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明太祖——“侍从顾问” 明成祖——“参与决策” (正式出现) 地位提高——“票拟权” 张居正——“大权尽归”;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明太祖——“侍从顾问” 明成祖——“参与决策” (出现) 地位提高——“票拟权” 张居正——“大权尽归” (一时) 评价: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宰相=内阁首辅; 职权:处理政务;参与决策;起草票拟;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清初的制度 仿照明朝内阁、六部制 保留议???王大臣会议制 ——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帝设南书房 ——皇权得到了加强 雍正帝设军机处 ——完全集中于皇权;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雍正帝 ;;思考探究;探究;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方面 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对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一定促进作用 消极方面 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 措施 影响 内阁的出现 原因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评价 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的制度 康熙帝设南书房 雍正帝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秦朝(形成);;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 -金庸《袁崇焕评传》 ; 就国家的前途而言,将政权置于规范的制度化运行中,与将其交与个人的独裁统治相比,无论如何,都具有更多的合理性,都更能实现理性为政的原则,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惟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原法》;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 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 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 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自我检测 选择题;1.有人统计,在洪武十七年,从9月14日到21日的八天之中,内外诸司奏札达1160件,所言之事有3391件。这样算下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实行八股取士 C.组建特务机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