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doc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试行)?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的岗位要求。
二、培训对象
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师。
三、培训方法
1.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 ,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方式。
2.教学方法采取以授课为主,适当结合案例讨论、医院和社区教学基地(包括原单位)见习和实习。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参考学时:600~62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0学时,实践教学100~120学时,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见附件。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基本理论: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模式,全科医师临床诊疗与思维方式,医患关系及人际交流技巧。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与功能,家庭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掌握社区诊断、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熟悉全科医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病人管理与教育。熟悉家庭资源、压力事件和家庭照顾。掌握社区用药原则,预防医源性疾病。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及有关问题。
2.基本技能:掌握各类居民健康档案的病历的书写,家系图编制与家庭结构分析方法,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掌握医患交流技巧。
3.实践教学:社区教学基地见习2次。1次熟悉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和病历书写,1次熟悉全科医疗综合服务模式和医患沟通技巧。
4.参考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4~8学时。
(二)诊断学
[物理诊断]
1.基本理论: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全身系统检查的内容、程序、要点和临床意义。
2.基本技能:掌握病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记录的方法与技巧(尤其是问诊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全身系统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教学:区、县级以上医院见习2次。心内科见习心血管疾病的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1次,呼吸或消化内科见习相关病种的物理检查1次。训练问诊技巧和纠正不正确的检查手法。
4.参考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8学时。
[临床检验]
1.基本理论:了解常用临床检验方法的原理,掌握其临床应用,了解新的检验方法(如免疫、酶学检验等)。掌握各类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正常值和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
2.基本技能:掌握血、尿、粪常规检验操作技术。
3.实践教学:原单位实习,巩固三大常规检验操作。
4.参考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4学时。
[影像诊断]
1.基本理论:了解常见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X线、超声检查指征和主要异常图像的临床意义,了角CT、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2.基本技能:能阅读常用X光片(胸片、胃肠造影等),能阅读超声、CT、MRI报告。
3.实践教学:
(1)市级以上医院影像科或CT室、超声室见习1次。
(2)原单位实习:能正确阅读常见X线、CT、MRI光片。
4.参考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
(三)医学心理学
1.基本理论: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健康、需要、动机、挫折、应激、医患关系等。熟悉心身疾病的范围和常见心身疾病的防治,以及病人常见的心身问题的心理治疗措施。掌握变态心理的类型、表现和有关精神卫生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心理测量法、心理治疗法、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
3.实践教学:社区见习2次,1次心理咨询,1次心理测量练习。
4.参考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4~8学时。
(四)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
1.基本理论: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熟悉疾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的概念,掌握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如发病率、患病率、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等。掌握疾病流行强度指标的定义。熟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2.基本技能:熟悉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与技术,掌握现况调查的设计、资料分析方法与技巧。
3.实践教学:社区教学基地见习1次,熟悉社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4.参考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4学时。
[卫生统计与论文撰写]
1.基本理论:掌握常用计量、计数资料的分析方法与适用范围,熟悉常用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调查设计和论文撰写的基本原则。
2.基本技能:掌握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统计图表的编制方法与技术。掌握论文撰写格式与技巧。
3.实践教学:市或区级卫生防疫站见习1次,熟悉常用统计指标及其应用。
4.参考学时:理论23学时,实践4学时。
[社区预防]
1.基本理论:掌握社区疾病预防策略与三级预防的概念,熟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策略和原则。了解社区中伤害的种类、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预防要点。熟悉居住环境、饮水、空气卫生对健康的影响。熟悉营养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