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速度不同,具体措施:使两个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不同。由题图乙可知,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答案:(1)速度 (2)质量 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运动速度 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延伸探究】结合典例探究以下问题: (1)实验中,如果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仍未停止,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解决的方法是 。 (2)该实验主要运用了哪种物理方法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 小(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理想推理法 D.模型法 【解析】(1)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说明小球的动能过大,要减小小球的动能,所以应该适当降低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2)本实验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开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木块被推开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功越多,小球的动能就越大。这种方法叫作转换法。 答案:(1)降低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 (2)B 1.如图所示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跳高时克服重力所做功的比较。跳高运动员跳高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Gh=mgh,h为从起跳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运动员重心上移的最大距离。h与h的大小关系成为解决本题的关键。如图所示,当背越式跳高时,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时的重心O1可能在横杆的上方、下方或横杆上,则h1h或h1h或h1=h,W1=Gh1=mgh1与mgh的大小不确定。当跨越式跳高时,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时的重心O2一定在横杆的上方,则h2h,W2=Gh2=mgh2mgh。 ①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②功率的计算 中考题眼 功率的理解及应用 高频考点3 1.物理意义: (1)含义:功率的大小反映的是做功的快慢,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即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少,或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 (2)功率与功的关系: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大,同样做功少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小,功率的大小还要看另一个因素——时间。但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2.公式应用: (1)基本公式:已知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可求第三个。 (2)推导公式: 由公式可知,功率与牵引力及 速度有关,速度一定,牵引力越大,功率越大;牵引力一定, 速度越大,功率越大。 【典例3】(2012·南通中考)有一汽车的质量是3t,在平直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牵引力为2 000N,(g取10N/kg)求: (1)汽车所受的重力。 (2)汽车所受的摩擦力。 (3)汽车的功率是多少。 【思路导引】本题按以下思路分析: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功率的有关计算。 (1)汽车的质量m=3t=3 000kg 汽车的重力G=mg=3 000kg×10 N/kg=3×104N (2)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所以它受到的牵引力与摩擦力平衡,二者大小相等,即f=F=2 000N (3)汽车的速度v=36km/h=10 m/s 汽车的功率P=Fv=2 000N×10 m/s=2×104W 答案:(1)3×104N (2)2 000 N (3)2×104W 【失误档案】解答此类问题,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对功率理解不深刻,认为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2)在应用公式时,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没有统一为国际单位。 【变式训练】(2012·蚌埠中考)质量为45 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 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 N/kg)( ) A.45 W B.135 W C.169 W D.270 W 【解析】选B。本题考查平均功率的计算。据题意知,该同 学每秒钟跳起的次数是3次,那么每分钟他跳起180次,他在 跳高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则他每分钟克服重 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学校最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5 m高的实验室。 (1)该实验员在搬运中,对实验器材总共做功 J; (2)假设他身体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次他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t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表所示,那么他搬完全部箱子,且回到开始搬运处,所用最短时间为 s(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取10 N/kg)。 70 60 40 时间t/s 30 20 10 搬运质量m/kg 【解析】(1)实验员对实验器材总共做的功为W=Gh=mgh= 300 kg×10 N/kg×15 m=4.5×104 J;(2)表格中提供的时间 是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这个时间不包括搬箱子 上楼的时间。搬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