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2章微生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
梅毒螺旋体………………………梅毒
伯氏螺旋体………………………莱姆病
回归热螺旋体……………………回归热
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解脲脲原体………………………泌尿系统感染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沙眼
鹦鹉热嗜衣原体…………………鹦鹉热
肺炎嗜衣原体……………………呼吸道感染
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
立氏立克次体……………………斑点热
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三篇 医学相关病毒;属;第一节 肠道病毒属;细胞培养
感染宫颈癌来源地HeLa 细胞系,发生明显的细胞病变
;抵抗力强;引起疾病;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概述;塔吉克斯坦:2010 年4月,706例。其中,458已注射过疫苗。26人死亡。
Russia:报告14例。
土库曼斯坦:报告3例
乌兹别克斯坦:报告1例
;生物学性状
中和试验分成 I、II、III 三个型
三个型别诱导的抗体之间缺乏交叉保护性
人是唯一的宿主
能感染原代和传代细胞引起CPE;致病性;致病机制;隐性感染:90%以上
亚临床感染:4-8%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Franklin D.Roosevelt; 免疫性;;防治原则;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疱疹性咽峡炎 (Herpangina);免疫性; 三、 新型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70型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传染性强,多见于成年人
肠道病毒71型
从脑膜炎、脑炎或类似脊髓灰质炎麻痹患者体内分离得到,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导致死亡。也可致手足口病
68、69型病毒与人类疾病关系不清;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一、轮状病毒;主要发病季节:晚秋及冬季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呼吸道也可传播
潜伏期:1~4天
致病机制:入侵后在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增殖,损伤其运转。病毒编码类似肠毒素的非结构蛋白,导致严重腹泻。
引起疾病:A组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
B组引起成人腹泻
; 免疫性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SIgA,对异型也有部
分保护作用
细胞免疫亦有交叉保护作用
;
微生物学检查法
电镜
病毒基因组
ELISA
; 防治
治疗
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减少死亡率
疫苗:
轮状病毒牛株、猴株;猴-人轮状病毒基因重组株、牛-人轮状病毒重组株、轮状病毒新生儿株疫苗已进入临 床试验;二、 杯状病毒及星状病毒;Guideline
for norwalk virus;三、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教学大纲; 复习题;问题
显示全部